返回 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章 锦衣卫[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收到饶州衙门通报的锦衣卫。
    nbsp锦衣卫百户陈百年,一听得有白莲教教主和教众出没。
    nbsp连衣服都没穿好,直接就从青楼的2楼跳下了大街。
    nbsp匆忙的返回锦衣卫衙门,点齐nbsp200兵将。
    nbsp一路烟尘滚滚的杀向了饶州余家村。
    nbsp……
    nbsp余家村后山山岗上。
    nbsp嘴角沁着血丝的红衣女子,冷眼看见一众锦衣卫兵马。
    nbsp杀气腾腾的冲进了余家村。
    nbsp不到一个时辰左右,就把整个村子里的族人,一个个用绳子像糖葫芦串一般串联捆好,赶了出来。
    nbsp整个村子,到处都是鸡飞狗跳的哭喊声。
    nbsp一些妄图逃避,四处奔逃的族人。
    nbsp更是悲惨的直接被锦衣卫斩杀于刀下。
    nbsp一点都不见有留情。
    nbsp红衣女子似癫若狂地冷笑连连,仰头望天,嘴角满是苦涩:
    nbsp“爹爹,你在九泉之下看到了吗?
    nbsp女儿从来都没忘记,你对我的好。
    nbsp也从来没忘记,那些伤害你的人!!
    nbsp每一个对你施加伤害的人,女儿都要让他们付出满门抄斩的代价。
    nbsp他们一个个,谁也别想跑!”
    nbsp当红衣女子,看到了那个须发斑白的余家村族长。
    nbsp被凶神恶煞的锦衣卫,从饶州衙役的手中接过,并押上囚笼之后。
    nbsp红衣女子更是看得兴奋不已的在山岗上幸灾乐祸起来:
    nbsp“哈哈哈哈,死老头!
    nbsp想不到你也有大祸临头之日!
    nbsp真是苍天有眼呀!
    nbsp当初你带族人,你一锄头我一扁担,将我父亲打的遍体鳞伤,并摁入河中溺死的时候,可曾想到也会有今日?
    nbsp呵呵,或许是你没听说过一句话。
    nbsp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
    nbsp宁得罪小人,别得罪女人!”
    nbsp说完开始放声的畅笑起来。
    nbsp笑的是那般畅快,那般癫狂……
    nbsp……
    nbsp跟在锦衣卫身后的张丹青,有些狐疑的,用手胳膊轻轻碰了碰知州戴有德:
    nbsp“东翁,你可曾听到什么尖锐的笑声?
    nbsp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
    nbsp郁闷的翻了个白眼,瞪了他一会儿。
    nbsp知州戴有德这种情况下哪还敢节外生枝。
    nbsp连忙轻轻扯了扯他袖子,好声没好气的说道:
    nbsp“锦衣卫的诸位大人面前,你莫要胡说,哪有什么乱七八糟的声音。”
    nbsp前面领队的锦衣卫百户陈百年,也适时的回过头来。
    nbsp向二人报以微笑,一脸温和说道:
    nbsp“此番我锦衣卫上下,怕是都要谢过二位。
    nbsp多亏了二位,我等才能抓获如此多的白莲教乱党。
    nbsp这么一桩大案,一旦传回京城。
    nbsp那可就是天大的功劳啊!
    nbsp若是我陈百年,他日获得升迁。
    nbsp定然不会忘却二位的好。”
    nbsp向来凶神恶煞的锦衣卫,对自己竟然如此好言好语。
    nbsp知州带戴有德,一时间还有些多少不大适应。
    nbsp连连推说不敢。
    nbsp……
    nbsp目送众多锦衣卫押送者犯人离开。
    nbsp知州戴有德,整个人心情大好。
    nbsp困扰在他心头的这么一桩大案,终于被成功破获。
    nbsp自己的乌纱帽也算是保住了。
    nbsp高兴的拉着张丹青,便返回了衙门。
    nbsp二话不说,便让人在知州衙门后堂,摆下了酒席。
    nbsp众多衙役和师爷,则在前院,聚在一起吃酒(席)。
    nbsp而知州戴有德,则领着张丹青。
    nbsp在后院单独一桌开饮起来。
    nbsp为了以表对张丹青的敬重,知州戴有德,甚至还将一家老小喊出来作陪。
    nbsp戴有德的妻子孔氏,手边领着一个约摸四五岁的幼子。
    nbsp端庄大方的,隔着后院门,人未到,声先到。
    nbsp就朝着张丹青喊道:
    nbsp“妾身携幼子,见过先生。”
    nbsp虽然隔着门,张丹青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赶忙站起身来,连连摆手:
    nbsp“嫂夫人客气了,来就来嘛。
    nbsp还带什么柚子?
    nbsp小弟最喜欢吃柚子了!”
    nbsp后院门一打开。
    nbsp当张丹青看到了,知州夫人孔氏手边带着的一个小儿子。
    nbsp顿时只觉尴尬不已。
    nbsp知州戴有德坐在他身边,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直拍桌子。
    nbsp闹得张丹青,顿时尴尬不已。
    nbsp满脸羞愧的低头坐下,不再言语。
    nbsp知州夫人孔氏,倒也不曾深究。
    nbsp仪态大方的朝身后指了指:
    nbsp“这位是我小姑,也就是知州大人的妹子戴知恩。
    nbsp知恩,快来见过张先生。
    nbsp这位张丹青先生呀,可是帮着老爷破获了余家村这桩大案子。
    nbsp能耐大着呢!”
    nbsp张丹青向着知州夫人孔氏身后望去。
    nbsp果然夫人孔氏身后,赫然站立在一个十七八岁的妙龄少女。
    nbsp淡粉色的衣裙,将她的玲珑身材勾勒得让人直咽口水。
    nbsp清秀的脸上未施粉黛,倒也显得落落大方,丝毫没有半丝做作。
    nbsp有些羞涩的眉宇之间,写满了少女的矜持和惹人怜爱。
    nbsp微微抿笑的嘴唇旁边,挂着两点若有若无的甜甜酒窝。
    nbsp或许是出于有些羞涩,戴知恩有些娇羞的轻轻喊了一声:
    nbsp“见……见过张先生!”
    nbsp张丹青赶忙移过眼神,微微轻咳两声以掩饰自己心中尴尬。
    nbsp毕竟一直盯着这个小妹子看,总觉得有些不大礼貌。
    nbsp而知州戴有德的小儿子戴廷,声音满是童趣的疑问:
    nbsp“爹爹,您和张先生,谁的官大呀?”
    nbsp咳咳咳。
    nbsp张丹青顿时被这么童言无忌的一句话,呛得满喉咙是酒。
    nbsp知州戴有德,含笑的摸了摸自己儿子戴廷的头,红光满面的脸上满是慈爱:
    nbsp“戴廷啊,爹爹就这么告诉你吧。
    nbsp张先生眼下虽然说,还得赶往京城赶考。
    nbsp但以张先生的能力和才智,他日的成就,必然在为父之上!
    nbsp咱们看人呢,万万不可以,用眼下的境遇来武断评判一个人。
    nbsp毕竟谁也不知道,人家以后会遇上什么样的风云际会!
    nbsp你明白了吗?”
    nbsp似懂非懂的戴廷点了点头,声音充满童稚的哦了一声。
    nbsp……
    nbsp戴有德转过脸来,一脸歉意的对张丹青抱拳说道:
    nbsp“家中妻儿愚鲁,倒是让先生见笑了,还望先生莫怪。”
    nbsp张丹青满脸堆笑,赶忙给知州戴有德倒满了酒:
    nbsp“东翁说哪的话?能遇上东翁这样的贵人。
    nbsp实在是丹青三生之幸呀。
    nbsp要不是东翁相助。
    nbsp我上京的盘缠早就用光了,险些就要讨饭赶往京城。”
    nbsp戴有德哈哈大笑,轻轻拍了拍手掌。
    nbsp后院走来一个侍女。
    nbsp恭恭敬敬的端上了一个木盘子。
    nbsp掀开木盘上的红布,赫然是60两白银,还有一张完好的貂皮毛。(古代的貂皮貂毛很值钱)
    nbsp见眼前的张丹青,受宠若惊。
    nbsp知州戴有德不以为意的轻轻按住他的手:
    nbsp“先生莫慌,先生助我破获如此奇案,些许世俗之物。
    nbsp都是你该得的,还望莫要推却。”
    nbsp看着这60两银子。
    nbsp张丹青心中直呼及时雨。
    nbsp60两银子,约等于后世两万块钱。
    nbsp(当时的物价,一两银子约等于330元人民币)
    nbsp貂皮貂毛,更是难以估值。
    nbsp这笔钱,至少不会让自己太过拮据的走到京城。
    nbsp毕竟这种大明建国初期。
    nbsp各地地方经济并没有进入盛世的规模。
    nbsp大多数人经济还是比较拮据的。
    nbsp许多读书人,上京赶考的时候。
    nbsp不少人因为盘缠用尽,选择一路乞讨到达京城。
    nbsp……
    nbsp菜过三巡,酒过五味。
    nbsp女人孩子都先行撤下了。
    nbsp知州戴有德,一脸语重心长地按着张丹青的手,满是体贴:
    nbsp“先生,依我看呀,不如你再过4天再走吧。
    nbsp4天后,是个适宜出门的黄道吉日。
    nbsp(古代出门嫁娶动迁,都非常讲究黄道吉日的说法)
    nbsp到时候呀,我安排两个衙役,陪你一道上京。
    nbsp如此一来也有个照应,你一个人,孤身入京。
    nbsp多少有些不大方便。
    nbsp你助我破获如此大案,本官说什么也是要表示表示的。
    nbsp还请先生,莫要推辞。”
    nbsp放下酒盏的张丹青,也很配合的点了点头。
    nbsp从江西上饶到南京。
    nbsp路程也谈不上有多远。
    nbsp眼下是秋季。(上京赶考,古代纯粹靠步行,学子们一般都会提前几个月出门)
    nbsp距离春闱召开,时间倒也非常充裕。
    nbsp自己不如留在饶州知州衙门。
    nbsp好好的见识一下,古代衙门是如何办公的?
   

第5章 锦衣卫[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