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章 锦衣卫[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刚走出门,便被夜色下的,众多衙役和民壮呼声给吸引住了。
    nbsp只见月色下。
    nbsp众多衙役和民壮,无不刻苦的在院门口的小树面前。
    nbsp练习着踢腿动作。
    nbsp一个个练得满头大汗。
    nbsp仿佛对院门口的小树有着深仇大恨一般。
    nbsp一个个短途冲刺,然后跑到小树面前。
    nbsp狠狠一脚踹向小树树干。
    nbsp树叶如雪,哗啦啦洒满一地。
    nbsp上百名衙役和民壮如此刻苦练习。(繁华的州府,衙役数量会更多)
    nbsp这样的盛况,看得张丹青不由诧异得紧。
    nbsp看了好半天也闹不明白。
    nbsp眼前的上百人,究竟是在搞什么奇葩的名堂?
    nbsp……
    nbsp第2日开衙。
    nbsp早晨卯时(早上五到七点的样子)
    nbsp知州戴有德还没起床呢。
    nbsp众多衙役便早早的打开了衙门大门。
    nbsp先是由饶州的主簿,对知州衙门的三班衙役,以及“吏刑礼户工兵”六房文书,进行点卯(点名)。
    nbsp而三班衙役。
    nbsp其一叫站班皂吏,穿着红黑色的制服,明朝的还带着方巾,插枝花,清朝的靴子颜色还一边一个色儿,一头红,一头黑。负责给县太爷吆喝开道,在开堂审案的时候拄着水火棍,喊“威~武~”,按老爷的吩咐给犯人打板子。
    nbsp其二,捕班快手,就是抓捕犯人的刑警,武侠小说里常见的角色。
    nbsp其三,壮班民壮,负责各种勤杂工作,有看监狱的,有抬轿子的,有守城门楼子的,有负责运输物流的,有管机关大院食堂的。
    nbsp以上三类,合称三班衙役。
    nbsp而作为饶州最高长官,戴有德几乎是最后姗姗来迟的。
    nbsp简单的看了看身边的主簿,得知人数基本到齐后,
    nbsp便重重的一拍惊堂木,口中喊着:
    nbsp升衙!
    nbsp两旁的站班皂吏,拿着水火棍,开始非常有节律的杵着地面。
    nbsp嘴中不约而同地齐呼:
    nbsp“威~武!威~武!”
    nbsp先是看看上级衙门,尤其是布政使司下发的公文。
    nbsp很明显,布政司衙门对自己破获此案大加赞赏。
    nbsp几乎是连夜让人送来了公文。
    nbsp充分肯定了知州戴有德的功绩,并希望他再接再厉,再破奇案。
    nbsp紧接着便是查看本州的钱粮情况。
    nbsp一个地方衙门。
    nbsp钱粮和刑名是最为重要的。
    nbsp大案已破,那么收粮便成了重中之重。
    nbsp太阳慢慢升起。
    nbsp衙门外头,一众百姓纷纷挑着谷子。
    nbsp扑哧扑哧,满头汗水,十分吃力的挑到衙门院子外头。
    nbsp这就是所谓的交税粮。
    nbsp而明代初期,官员们的工资并不是发放银子和铜钱。
    nbsp朱元璋采取直接发放粮食的方法,来给官员门发放工资。
    nbsp(后期掺杂了一部分的丝绸,木炭等实物作为工资,而到了后来,直接用明朝的交子(也就是经常大幅度贬值的纸币),如此一来,本就俸禄低廉的明朝官员。
    nbsp还面临着工资不足额发放的情况)
    nbsp张丹青一脸兴趣勃勃的背着手,跟在知州戴有德身后。
    nbsp饶有兴趣的看着百姓们交公粮的情况。
    nbsp走在最前头的那个老农,辛辛苦苦的哼哧哼哧挑着粮食,重压之下,腿部青筋像蚯蚓一般的明显。
    nbsp走到官府装粮的铜斛(铜斗)面前。
    nbsp把粮食小心翼翼的倒进铜斛。
    nbsp忽然。
    nbsp角落里一个衙役,几乎是像一头疯牛一样红着眼睛,猛的冲刺跑来。
    nbsp对着那老农面前的铜斛,便是狠狠一脚。
    nbsp奋力一踢之下。
    nbsp装满粮食的铜斛,顿时便在原地晃了一晃。
    nbsp堆起尖儿的粮食,顿时洒了一地都是。
    nbsp立马就有几个眼疾手快的民壮,很是配合的拿着升斗之类的东西将粮食扫走。
    nbsp和一旁交粮的老农,则是一脸垂头丧气的,不敢言语。
    nbsp见一旁的张丹青,看的迷惑不已。
    nbsp知州戴有德呵呵一笑,轻轻拍了拍他手臂,耐心的给他讲解了起来。
    nbsp原来!
    nbsp衙门的衙役和民壮,这个动作叫做“踢斛淋尖!”
    nbsp淋尖踢斛,又称为“脚踢淋尖”,斛,是一种计量容器,是朝廷收缴老百姓上交的粮食时所使用的工具。
    nbsp当老百姓上交粮食给国家时,先要将粮食倒入斛内,一方面是检查粮食的质量,另一方面则用来计量,按照惯例,粮食要高过斛口,呈圆锥形尖状,这时,官员们搞创收、考验他们技术的时候就到了。
    nbsp“淋尖踢斛”的具体操作方法是这样的:
    nbsp当交粮的百姓将粮食装满斛后,收粮的官员(或者衙役)往往都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斛上踢上一脚。
    nbsp必须要保证斛不能倒,可斛虽不倒,但一脚下去,高过斛口的那部分粮食就会洒下来,而交粮的百姓是不允许去回收这部分粮食的。
    nbsp因为,这部分粮食将算作是运输和保管途中的损耗而被收走。
    nbsp(粮食运输和储存,有损耗很正常吧?)
    nbsp斛中所剩的粮食才算是老百姓真正上交的数量,百姓们往往都会因为官员们的这一脚而无形当中要多交不少粮食,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nbsp而被官员们踢下来的那部分粮食,他们自然是不会上交国家的,这部分粮食都被他们据为己有了。
    nbsp久而久之,“淋尖踢斛”也成为了大明官员捞取外快的一种半公开的重要手段。
    nbsp正因为“淋尖踢斛”是大明官员们捞取外快的重要手段。
    nbsp因此,每当老百姓上交粮食的这天,收粮的官员们都会将自己调整到最好的状态。
    nbsp并且有些官员还会让衙役门专门训练。(比如说踢树和踢墙)
    nbsp只为在收粮食时拼命踹上一脚。
    nbsp毕竟,在工资那么低的情况下,未来一段时间内,是大鱼大肉,还是吃糠咽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完全就取决于那一脚的成果,不拼命才怪!
    nbsp实际上,不论历朝历代,任何一行或多或少都是有这样那样的潜规则的,“淋尖踢斛”也不例外。
    nbsp它最大的一个潜规则就是:甭管收粮的官员一脚下去收获有多大,但一斛都只踢一脚。
    nbsp这是这个行当大家心有灵犀共同遵守的一个准则。
    nbsp其实,这也好理解,毕竟,官员们大都饱读诗书之辈,都还是要讲点风度、要点面子,那一脚就够难为情的了,要不是朝廷的工资满足不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鬼才去用这种下作的手段去捞取外快!
    nbsp(很多官员不要脸,直接让身强力壮的衙役上阵)
    nbsp毕竟大明朝的官员,工资实在是太太太太低了。
    nbsp而且官员们的俸禄,还要聘请一大堆的师爷和长随等等。
    nbsp以及衙门的迎送往来。
    nbsp因此,为了那一脚能够有大收获,官员们往往没事都会对着树、墙等,刻苦训练踢斛本领,力求练到快、稳、准、狠,以期在实战中取得丰硕战果。
    nbsp“淋尖踢斛”本质上就是大明官员变相贪污的一种手段。
    nbsp(这事,张居正也干过)
    nbsp而这种现象的产生,固然有明朝工资低的原因,官员的不自觉也是重要因素。
    nbsp但不论是什么原因,于国于民而言,都是百害而无一利,尤其是老百姓,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还要平白无故去喂养这帮缺德的玩意,更是苦不堪言!
    nbsp看着眼前的一幕。
    nbsp张丹青直呼,长见识了。
    nbsp而站在一旁的知州戴有德,确实一脸的意味深长:
    nbsp“老弟呀,学着点吧。
    nbsp以后等你做地方官了,这种经验你早晚用得着。
    nbsp毕竟,我大明朝的官员俸禄,实在低的让人无法生存!
    nbsp天下官员,苦俸禄久矣!”
    nbsp有些呆愣愣的站在原地,张丹青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反驳……
    nbsp……
    nbsp几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nbsp终于到了分别的时候。
    nbsp知州带有的很是贴心的为他准备了一匹马车和两个衙役。
    nbsp为了让进京赶考的学子们可以顺利赴京。
    nbsp朝廷还会让地方的官府,为举人们发了一枚“火牌”。
    nbsp凭这枚“火牌”,举人们可以在驿站兑换马车一辆。
    nbsp(政策归政策,但是在实践操作上,其实大多数举人,并没有获得这样的福利,别说马车了,连马儿的毛都没看着一根)
    nbsp马车上插有“礼部会试”的黄旗。
    nbsp黄旗的意思,就代表着天子门生。
    nbsp这种车,又叫做“公车”。
    nbsp一般来说,还没有人敢随便打这种车的主意。别说土匪,就连官府也不会随便拦“公车”。
    nbsp要是有哪个不开眼的土匪,敢打劫进京赶考的举人。
    nbsp一旦抓着,几乎是不论原因,直接处死。
    nbsp(哪怕是一桩误会。)
    nbsp高高兴兴的拿着火牌和“礼部会试”黄旗。
    nbsp张丹青便坐上了马车,透过马车的小窗子。
    nbsp和饶州知州戴有德一家子挥手告别。
    nbsp踏上了前往京城赶考的路程!
    nbsp争取做一个大明朝的衣冠禽兽。
    nbsp(这个时候的衣冠禽兽是褒义词,指官员的官服上的正方形补子,文官绣禽,武官绣兽。
    nbsp合称禽兽。
    nbsp在古代,有人说你要做衣冠禽兽了,那是妥妥的祝福!
    nbsp如果你只是个苦逼的打工仔,你是没有资格被称为衣冠禽兽的)
    nbsp马车还没走出多远。
    nbsp张丹青便隐隐约约听得身后一阵清脆的女孩喊声。
    nbsp撩开马车小窗的窗帘。
    nbsp只见知州戴有德的妹子戴知恩,远远的高声呼喊:
    nbsp“屌毛,屌毛,你屌毛!”
    nbsp郁闷的停下马车,张丹青正准备发怒,心里面寻思着,该怎么恶毒的骂一番这个女孩。
    nbsp可等戴知恩靠近后。
    nbsp张丹青这才尴尬的发现。
    nbsp原来自己走的匆忙,只带走了60两文银。
    nbsp知州戴有德赠予的貂皮貂毛,却落在了房间里……
    nbsp原来,戴知恩喊的是:
    nbsp貂毛!

第5章 锦衣卫[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