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锦鲤小郎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5章 大生产呀么嗬嗨[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城里几家大寺庙一直有关注张川柏的蔗田。
    种甘蔗也是要点运气和实力的。
    有些人种的甘蔗,植株矮小、间节短得没法啃,牛见了都摇头。
    “张川柏的蔗田跟一幅画似的。画都难有那么漂亮的甘蔗,笔直又匀称,间节又长。”
    “这是报恩蔗吧!”
    “有传闻张三郎前世是竹熊,因而有种甘蔗的天赋!”
    不过,张川柏拉了一船石炭渣回去,也不是秘密。
    石炭渣做肥料的秘诀是什么?
    等张川柏来打听熬糖的秘诀,他们就可以问了。
    张川柏怎么还不来呢?
    ……
    大生产呀么嗬嗨!
    西里里里嚓啦啦啦嗦啰呔!
    笔直的甘蔗像一排排严阵以待的士兵,学生们拿着刀,也像军队一样雄赳赳气昂昂迈向蔗田。
    “哔哔哔~~”
    小夫子张川柏吹着竹哨,指挥着军队前进。
    收获是喜悦的,但砍甘蔗无论如何也说不上有趣……
    让小孩子们充满干劲的,不是哨声,而是榨蔗浆熬糖!
    为了一口蜂蜜,他们就敢冒被蜜蜂全族追杀的风险,为了吃糖辛苦,是值得的!
    有经验的农人在一旁喊:“别乱砍!长得最好的甘蔗,根部要留下来,明年还会长。”
    这就是宿根蔗啦!
    “知道!”
    “唉呀,我看根根都很好,到底留哪一根啊?”
    “大人大人!”
    蔗田里,处处是熙熙攘攘的笑声,又有改了词的“大生产”歌声。
    冬日的暖阳下,一切都充满希望。
    ……
    汉代杨孚所着《异物志》记载:
    “甘蔗,长丈余颇似竹,斩而食之既甘,榨取汁如饴饧,侯谓奇珍异宝,可入药也,名之曰糖。”
    汉代用的是晒糖法,将甘蔗汁曝晒于阳光下,变成粘稠半固体形状。
    和尚说熬糖法是西域传入,天竺人发明的。
    张川柏对此心存怀疑,我们聪明的老祖宗想得到晒糖,就想不到煮糖?
    熬糖之前,要先榨汁。
    《天工开物》写了石碾榨汁法:
    将甘蔗放入石碾做的“糖车”,牛拉动石碾滚动,蔗汁就榨出来。
    张川柏在张园置办了石碾,带着学生们浩浩荡荡地把甘蔗运回来,开始榨汁。
    “有一种甘蔗榨凳,也叫甘蔗床,形如普通板凳,凳面略向前端倾斜,榨汁部位呈圆形……”
    甘蔗凳利用杠杆原理榨汁。
    和秧马一样制作简单,贫富人家都可以置办。
    但是手工榨汁,榨几根自己吃还行,大规模的,不用想都知道很累。
    所以张川柏选择让萌萌累一累。
    养牛千日,用牛一时~~
    哞~~
    “榨好甘蔗汁,就要煮糖啦!”
    张川柏撸起袖子,和亲友一起干活。
    卢照邻在一旁说:“我去慧日寺吃素斋,大和尚还问起你,试探你怎么知道熬糖的方法。”
    “神仙教的!”张川柏响亮回答。
    “他们怀疑是小和尚或者佃户泄密呢!”卢照邻嘿嘿笑。
    煮糖的步骤:
    小火慢慢熬,煮沸后,打去浮沫。
    糖浆进一步熬煮浓缩,将糖膏从煮糖锅放至砂锅,继续搅动形成粘稠状或粉状的红糖。
    把搅打起沙的红糖分装到模具里,就能大小一致,重量均匀。
    整个过程,最重要的是火候和熟练度。
    要说多高的技术含量,并没有。
   

第225章 大生产呀么嗬嗨[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