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锦鲤小郎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5章 大生产呀么嗬嗨[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 除非把所有参与的人关起来,否则很难保证不泄密。
    所以大和尚合理怀疑,张川柏通过狗狗祟祟的方式,知道了他们的秘方。
    张川柏听完卢照邻添油加醋的话,哼哼:“我要狗狗祟祟?就算没有神仙传方,多试几次也未必煮不出!”
    “我们师弟是农业神童,还用得鬼鬼祟祟?”帮忙烧火的李善也说,“他们这就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虽然有神仙传方,也得多试几次。
    就好像做菜,给你一道食谱,一二三四五,每一步要做什么都说清楚……
    听起来懂了,做起来是另一回事。
    耳朵说知道了,手说你行你上。
    ……
    炉灶里的火焰跳动,锅里的甘蔗汁“咕噜咕噜”冒着泡,一层浮沫飘在表面。
    打去浮沫,蔗汁的水分渐渐蒸发,肉眼可见地变得浓稠,搅拌的木铲挥动都更费劲。
    空气弥漫着诱人的香甜。
    煮糖的人感觉自己到了天宫。
    被甜蜜的气息包围,如同浸泡在蜂蜜池中。
    幸福感油然而生。
    甜味,天然就能让人快乐啊!
    张川柏没有提前准备模具,熬煮好的糖等冷却后,再用刀切成一块块。
    前面两锅糖熬得不成功。
    火太大,把蔗汁熬焦了,糖浆黑乎乎的。
    尝一尝,还有苦味。
    但就是这样带着焦味和苦味的糖,也没有谁舍得浪费。
    “放凉切块后给我的学生们分一分,辛苦他们帮我砍甘蔗……现在煮一锅糖浆水,大家一起喝!”
    “好!”帮忙干活得亲友高兴地响应。
    初唐的气候,扬州一带适宜种甘蔗。
    疼爱孩子的人家在猪圈茅房旁种几棵,给孩子们解解馋。
    但榨汁煮糖的极少。
    一来没那么多地,甘蔗一种就得占地一整年,种不了其他庄稼。
    二来榨汁得器具,也就有钱人家才会喝蔗浆。
    现在张川柏置办了榨汁的石碾,种了甘蔗的人家也琢磨着榨汁煮糖。
    多少卖点钱,过个肥年!
    “三郎,你家的石碾用完,借给我?”
    “三郎,你家萌萌也借给我?”
    张川柏喝着糖水,笑着说:“借石碾好说,借萌萌啊,你们得给她吃好的。”
    可怜的牛牛。
    这个家没有牛,真的不行。
    张川柏猛然发现,想靠做糖成为大唐首富,最大的限制是原材料啊!
    五顷地还是太少了。
    还得继续升官才行。
    封侯非我意,只为多种地。
    卢照邻走过来:“你这一点甘蔗,相对寺庙来说,就是小打小闹。”
    张川柏说:“我可以跟乡亲们收购甘蔗,明年自己也多种一些。我有好的肥料,种的甘蔗出糖率高。再说,我会做糖霜,可获利十倍。”
    据他梦中所知,晚唐和宋代,白糖的做法是:
    把熬到九成熟的浓稠糖浆倒入瓮中,插竹梢,静候糖浆结晶。
    要五六个月时间,白糖才析出。
    能出多少糖,品质如何,得看天气和运气。
    “我留一部分蔗汁,用来做白糖。我要在家里,和耶娘亲手做。”
    卢照邻点点头:“你想保密。”
    “嗯……蔗汁熬糖难保密,白糖还是可以的。”张川柏眨眨眼,“就像上清霜一样,我要卖给有钱人。”
    “那你别被和尚知道啊!他们特别会做糖,知道一点点,就能猜出全部。”卢照邻提醒。
    “你不是常去寺庙吃素斋,跟他们关系很好?”张川柏笑着问。
    卢照邻一脸严肃:“我跟你才是最好的。”
    正巧路过听到这句话的李善:“……?”喜欢大唐锦鲤小郎君请大家收藏:

第225章 大生产呀么嗬嗨[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