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摆烂公主:夺嫡?别闹!我起不来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3章 乡试开考[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九月初五,秋高气爽,丹桂飘香。
    nbsp比其他各道晚了整整十日,万众瞩目的中宸道乡试,终于拉开了帷幕。
    nbsp旧历乡试分为三场,每场考一日,前后需耗时半月。
    nbsp秦明凰即位后,大力革新科举,将其改为连考两日,一气呵成。
    nbsp头一日,考校经义,以及“论”、“判”两篇实务文章。
    nbsp“论”为议论文,需引经据典,阐发观点;
    nbsp“判”则模拟官员断案,撰写判词,考验律法知识与文书能力。
    nbsp第二日,则考校经史时务策与诗词。
    nbsp流程看似简化,实则时间更为紧凑,对考生的知识储备、行文速度、体力精力乃至心理素质,都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
    nbsp头一日的关键,无疑在那两篇公文写作上。
    nbsp若经义基础扎实,能快速答完,便能腾出更多时间精心构思。
    nbsp第二日亦是如此,若头一日文章做得不顺,心绪不宁,必然会影响第二日策论的状态。
    nbsp策论若遇阻滞,诗词发挥也难免失色。
    nbsp归根结底,考验的是真才实学与综合应变之力,比旧历更务实,也更磨人。
    nbsp凤京贡院门前,已是人山人海。
    nbsp寅正时分,天色尚且昏黑,四位皇嗣已然抵达。
    nbsp毕竟是正式乡试,规格远非之前的补录初试可比,那三个小的这回便没让跟来。
    nbsp秦昭玥倒是强烈抗争了一下,表示自己是小的。
    nbsp可惜被另外三位无情否决,从温暖被窝里“薅”了出来。
    nbsp此刻她强打着精神,勉强站得笔直,没敢正大光明地打瞌睡。
    nbsp一方面是没有合适的靠垫,另一方面今日到场的高官不少。
    nbsp仪制司、天官司的两司监令亲自到场督考,御史台的几位言官也站在不远处。
    nbsp这要是因为仪态不端被弹劾,唾沫星子都能把她淹死,麻烦得很。
    nbsp考生人群中,赫连朝露一身凤京女子常见的素雅襦裙,静静伫立。
    nbsp她眸光清亮,带着磐石般的坚定。
    nbsp已经走到了最后一步,陛下交代的所有任务她都已完成。
    nbsp只需此番中举,陛下金口允诺的出仕之位、留任凤京六司衙门的前程便会兑现。
    nbsp届时便可将远在西北的亲眷接来凤京,彻底打破那束缚边庭贵族不得离地的陈规。
    nbsp待她在凤京站稳脚跟,逐步将族中财产置换为京中产业,便可免去族人被惦记盘剥之苦。
    nbsp再与凤京人士联姻,如此经营一两代,她的家族便能真正融入大乾。
    nbsp萧云朔的穿着仍带着鲜明的北境朔风王朝特色,在一片凤京服饰中显得格外醒目,周围自然而然地空出了一小圈。
    nbsp她并未在意这些目光,如同所有普通考生一样,背着沉重的考箱,眼神复杂地环视着这庄严的贡院。
    nbsp直到此刻,她才真切地感受到:
    nbsp在大乾,女子真的可以堂堂正正走进科举考场,真的可以凭借才学中举入仕为官。
    nbsp女子也能活在阳光之下,不必一生困守深闺,不必只知相夫教子,不必只读《女诫》《女训》。
    nbsp大乾女帝之气魄与胸襟,当真旷古烁今。
    nbsp有一点她是真心实意的,她是真的仰慕这位女帝,仰慕她为天下女子劈开的这条荆棘之路。
    nbsp若是她生在朔风……
    nbsp一时间思绪万千,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nbsp陈榆隐在熙攘的人群里,面色微微有些泛白,难掩紧张之色。
    nbsp她的考箱里放着两块墨条,一块是寻常可见的松烟墨,另一块……看起来也与寻常墨条无异。
    nbsp璇玑卫中精通此道的能手早已反复测试过,用那特制墨条书写出的字迹,并非立刻消失

第373章 乡试开考[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