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百年家族:百战求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8章 因帕尔检阅[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因帕尔检阅
    nbsp斯利姆将军的军靴踏上检阅台时,
    nbsp脚却停在了最后一阶台阶上。
    nbsp回过身来正好看见古之月走到队列中央。
    nbsp就在这时,一阵低沉而清晰的声音传入众人耳中,
    nbsp那是英军翻译的声音:
    nbsp“将军阁下,这是在缅甸战场屡建奇功的侦察连……”
    nbsp然而,他的话语尚未落下,
    nbsp突然间,一声清脆的枪栓声骤然响起,
    nbsp仿佛一道惊雷划破长空,
    nbsp惊得树梢上的雀鸟扑棱着翅膀四散飞去。
    nbsp斯利姆将军微微挑起眉毛,
    nbsp目光如炬地凝视着发出声响的方向。
    nbsp他用流利的英语说了一句话,
    nbsp语气中似乎带着一丝惊讶。
    nbsp翻译员见状,赶忙解释道:
    nbsp“将军说,贵军的士气令人印象深刻。”
    nbsp然而,就在这看似平静的表面下,
    nbsp徐天亮却突然压低声音,
    nbsp用只有身边几个人能听到的金陵话嘟囔道:
    nbsp“印象深刻个屁,
    nbsp当年要不是他们跑得快,
    nbsp老子们能在雨林里喂蚂蟥?”
    nbsp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英军的不满和嘲讽。
    nbsp不过,当他瞥见古之月投来的眼色时,
    nbsp徐天亮立刻挺直了身子,
    nbsp原本有些懒散的姿态瞬间变得精神抖擞。
    nbsp他肩上扛着的汤姆森冲锋枪也稳稳地保持着不动,
    nbsp仿佛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
    nbsp与此同时,
    nbsp孙二狗那带着浓重河南口音的话语从后排传来,
    nbsp同样只有他们这些兄弟才能听清:
    nbsp“鳖孙们,等会儿分列式,
    nbsp咱把正步砸得地动山摇,
    nbsp让英国佬知道,
    nbsp中国军人的脚,
    nbsp能踩碎鬼子的骨头,
    nbsp也能踏平雨林的泥泞!”
    nbsp检阅台的阴影里,
    nbsp古之月看见医疗队帐篷前闪过一抹白影nbsp——
    nbsp是刘海棠护士,
    nbsp正给徐天亮整理衣领。
    nbsp他轻轻地抚摸着胸前那把在仁安羌新得到的勃朗宁nbspM1911nbsp手枪,
    nbsp感受着它的重量和质感。
    nbsp枪柄上的“觅诗”二字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
    nbsp格外清晰,
    nbsp仿佛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nbsp远处传来一阵激昂的军乐声,
    nbsp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nbsp他抬头望去,
    nbsp只见新nbsp38nbsp师的军旗正缓缓升起,
    nbsp在风中猎猎飘扬。
    nbsp那被雨水洗刷得有些泛白的旗面上,
    nbsp那轮青天白日依然鲜艳夺目,
    nbsp宛如昨日一般明亮。
    nbsp当斯利姆将军开始讲话时,
    nbsp古之月的目光缓缓扫过站在他面前的弟兄们。
    nbsp他看到了赵大虎脸上那道狰狞的伤疤,
    nbsp在阳光下显得更加鲜红;
    nbsp孙二狗的风镜上还沾着雨林中的泥土,
    nbsp似乎在诉说着他们刚刚经历过的艰难战斗;
    nbsp而徐天亮的裤脚则又磨出了毛边,
    nbsp显示出他们在雨林中长途跋涉的艰辛。
    nbsp这些平日里在雨林里摸爬滚打的汉子们,
    nbsp此刻虽然穿着并不合身的英军制服,
    nbsp但他们的身姿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挺拔。
    nbsp古之月突然意识到,
    nbsp这场检阅并不是为了给那些英国佬看的,
    nbsp而是为了所有在异国他乡浴血奋战的中国军人们。
    nbsp尽管他们的军装可能已经破旧不堪,
    nbsp但他们的士气却永远如新,
    nbsp如同那面飘扬的军旗一样,
    nbsp永不褪色。
    nbsp当分列式开始时,
    nbsp新38师的士兵们的步伐整齐得像把利刃,
    nbsp踏过因帕尔的红土地。
    nbsp古之月听见身后传来孙师长的合肥话:
    nbsp34;娘希匹,这帮龟儿子,
    nbsp把英国佬的操场踩出坑来了!34;
    nbsp他嘴角微扬,看着前方的军旗,
    nbsp突然想起克钦族少女说的那句话:
    nbsp34;中国军人,像雨林里的榕树,
    nbsp根须深扎泥土,
    nbsp枝叶永远向着太阳。34;
    nbsp英军乐队开始演奏时,
    nbsp徐天亮突然用金陵话唱起了《大刀进行曲》,
    nbsp弟兄们立刻跟上,
    nbsp东北话、河南话、四川话、苏北话.......混在一起,
    nbsp比军乐更响亮:
    nbsp34;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nbsp全国武装的弟兄们,
    nbsp抗战的一天来到了!34;
    nbsp斯利姆将军的脸色变了变,
    nbsp翻译员慌忙上前劝阻。
    nbsp孙师长却大笑起来,
    nbsp合肥话盖过歌声:
    nbsp34;让他们唱!
    nbsp这是中国军人的战歌,
    nbsp比你们的《天佑女王》带劲多了!34;
    nbsp他转头望向古之月,
    nbsp眼里闪着光,
    nbsp34;小子,等反攻缅甸,
    nbsp老子让你们侦察连打前锋,
    nbsp把英国佬的脸,
    nbsp从泥里捡起来!34;
    nbsp斯利姆挑眉望去,
    nbsp只见赵大虎的三八大盖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nbsp枪栓拉动时带出的金属摩擦声,
    nbsp像极了缅北雨林里虎豹的低吟。
    nbsp“将军阁下,
    nbsp不妨亲自查验。”
    nbsp孙师长嘴角微扬,
    nbsp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他做了个请的手势,
    nbsp语气不紧不慢,
    nbsp透露出一种不动声色的傲气。
    nbsp斯利姆见状,
    nbsp微微颔首表示同意,
    nbsp然后迈步走向排头的郑三炮。
    nbsp郑三炮站得笔直,
    nbsp宛如一座雕塑,
    nbsp他怀里抱着那挺捷克式轻机枪,
    nbsp仿佛那是他生命的一部分。
    nbsp就在斯利姆走到郑三炮面前时,
    nbsp他突然毫无征兆地伸手,
    nbsp如闪电般迅速地夺过郑三炮怀中的捷克式轻机枪。
    nbsp这一举动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禁一怔,
    nbsp但郑三炮却没有丝毫的反抗,
    nbsp他只是静静地看着斯利姆,
    nbsp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
    nbsp斯利姆握住木质枪托,
    nbsp立刻感觉到了上面的刻痕。
    nbsp这些刻痕密密麻麻,
    nbsp显然是经过长时间的摩挲和磨损才形成的。
    nbsp他不禁皱起眉头,
    nbsp仔细端详着这些刻痕,
    nbsp发现它们并不是随意刻上去的,
    nbsp而是有着某种规律和意义。
    nbsp原来,这些刻痕是郑三炮在伊洛瓦底江伏击时,
    nbsp用鬼子军刀刻下的杀敌印记。
    nbsp每一道刻痕都代表着他消灭的一个敌人,
    nbsp而这三十八道刻痕,
    nbsp则意味着他在那场激烈的战斗中,
    nbsp成功击毙了三十八名日军士兵。
    nbsp“保养得不错。”
    nbsp斯利姆用英语评价道,
    nbsp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nbsp虽然只是简单的几个字,
    nbsp但其中蕴含的赞赏之意却不言而喻。
    nbsp他的指尖轻轻划过枪膛,
    nbsp感受到了那光滑的表面,
    nbsp心中不禁为之一亮。
    nbsp尽管枪管还带着雨林的潮气,
    nbsp但却干净得如同镜子一般,
    nbsp甚至可以清晰地照见人影。
    nbsp这说明这挺机枪不仅保养得当,
    nbsp而且使用者对它的爱护也是无微不至的。
    nbsp就在翻译准备将斯利姆的评价转述给孙师长时,
    nbsp孙师长突然像一阵旋风一样从旁边插了进来,
    nbsp他那带着明显得意之情的合肥话就像连珠炮一样响了起来:
    nbsp“将军啊,您可不知道,
    nbsp咱弟兄们在缅甸那会子,
    nbsp那条件可比现在艰苦多啦!
    nbsp那时候啊,咱们连润滑油都没有啊,
    nbsp没办法,只能用竹片去刮枪管,
    nbsp就那样,
    nbsp咱还能把那些小鬼子打得屁滚尿流呢!
    nbsp现在好了,有了润滑油,
    nbsp这枪栓拉起来,
    nbsp那声音,
    nbsp比英国绅士的靴跟还要脆呢!”
    nbsp将军听了孙师长的话,
    nbsp不禁转过头去,
    nbsp看向那些士兵们的脸。
    nbsp只见这些士兵们,
    nbsp一个个都年纪轻轻的,
    nbsp十七八岁的小伙子竟然占了半数之多。
    nbsp尤其是那个赵二虎,
    nbsp他的眼角还沾着没洗净的硝烟呢,
    nbsp可他的腰板却挺得比因帕尔的棕榈树还要直。
    nbsp斯利姆看到这一幕,
    nbsp突然用他那半生不熟的中文说了一句:
    nbsp“年轻。”
    nbsp孙师长一听,
    nbsp立刻哈哈大笑起来,
    nbsp他那爽朗的笑声,
    nbsp就像打雷一样,
    nbsp震得将军肩章上的星徽都直颤:
    nbsp“可不是嘛!
    nbsp这些娃娃们啊,
    nbsp在家乡的时候就能扛起枪来打鬼子,
    nbsp现在

第248章 因帕尔检阅[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