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4章 视角不一样的鹿鸣宴[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他微微颔首,便移开了目光,无意打扰。
    nbsp身边却有人靠了过来,带着一丝拘谨却热烈的气息。
    nbsp是新科会元,陈谨。
    nbsp这位年纪只比陈恪略长的会元,脸上少了些进士及第的狂喜,却多了近乎虔诚的敬仰。他望着陈恪,眼神亮得惊人,仿佛信徒仰望神只。
    nbsp“恩师……”陈谨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学生拜读恩师《盐铁论》旧作,字字珠玑,发人深省。尤以‘国用民本,不可偏废之论,如醍醐灌顶!不知恩师当年在龙泉书院讲‘知行一体时,何以将阳明先生之心学,与管子盐铁之策融会贯通?”
    nbsp他语速极快,问题一个接一个,从陈恪的旧文,到龙泉书院的讲学,再到经义典籍中的微言大义,引经据典,侃侃道来,显露出深厚的学问功底。
    nbsp这突如其来的学术“轰炸”让陈恪也微微一怔。
    nbsp陈谨这个书呆子,木楞的外表下竟藏着一颗如此炽热的求学之心,且问题刁钻扎实,绝非泛泛而谈。
    nbsp但陈恪岂是易与之辈?状元郎的底子加上两世为人的积淀,让他胸中自有丘壑。
    nbsp他略一沉吟,便朗声回应,引《论语》论民生,借《管子》谈调控,更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与自己在苏州练兵、火药局改制的实务结合,深入浅出,鞭辟入里。
    nbsp字字珠玑,句句切中要害。
    nbsp“……故知‘知在庙堂之高,体察民情,洞悉时弊;‘行在江湖之远,兴利除害,经世致用。
    nbsp知而不行,空谈误国;行而不知,盲动祸民。
    nbsp龙泉讲学,意在警醒士人,莫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腐儒,亦莫做只知蛮干、不识大体的莽夫。
    nbsp为官一任,当以‘知为灯塔,‘行为舟楫,方能在宦海沉浮中不迷航,不负圣恩,不负黎庶!”
    nbsp陈恪的声音清朗,回荡在渐渐安静下来的苑中。
    nbsp他结合自身经历的论述,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支撑,听得一众新科进士目眩神迷,连赵贞吉都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nbsp原本只是陈谨个人的请教,竟无形中变成了陈恪这位年轻座师对全体新科进士的一场生动“训导”。
    nbsp场面一时间竟被他牢牢吸引,连赵文华那边都停止了交谈,望了过来。
    nbsp陈恪敏锐地察觉到气氛的变化。
    nbsp他深知过犹不及的道理,更明白此刻谁是真正的主角——主考官赵贞吉。
    nbsp话音甫落,他便端起酒杯,含笑转向主座,姿态恭谨而自然:
    nbsp“学生一时忘情,在座师及诸位新科面前妄言,贻笑大方了。
    nbsp今日鹿鸣盛宴,乃赵部堂总揽全局,辛劳主持,方得圆满。
    nbsp诸生锦绣文章,国之栋梁,皆赖座师慧眼识珠,悉心栽培。此杯,当敬座师!”
    nbsp他这一举杯,言辞恳切地将功劳和光环重新奉还给了赵贞吉。
    nbsp既展现了自己的才学与担当,又给足了主考面子,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nbsp赵贞吉捻须微笑,眼中那抹赞许更深,举杯应和。
    nbsp苑中气氛重新活跃起来,丝竹再起,觥筹交错,仿佛方才那场精彩而短暂的“学术风暴”从未发生。
    nbsp灯火阑珊处,陈恪年轻的侧脸在光影中明灭不定,温应禄、梁梦龙等人望向他的眼神,复杂中多了几分真切的敬重。
    nbsp而这位陈谨,依旧痴痴地望着他的座师,仿佛要将那席话刻进心底。
    nbsp陈恪与他视线交错的瞬间突然,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陈恪脑海——
    nbsp嘉靖!青词!
    nbsp眼前这不正是应对那位修道帝王最完美的“工具”吗?
    nbsp这书呆子学问扎实得可怕,引经据典、寻章摘句的本事堪称一流,文风想必也是四平八稳、引经据典、玄之又玄。
    nbsp让他去琢磨那些迎合嘉靖喜好的“玄妙天道”、“祥瑞之兆”,岂不比自己去绞尽脑汁强得多?
    nbsp陈谨绝对能写出辞藻华丽、典故精妙、看似高深莫测实则空洞无物的“上佳”青词,而且必然乐在其中!
    nbsp这份意外的发现,让陈恪疲惫的心情瞬间明朗起来,看向陈谨的目光也多了几分真切的“欣赏”。
    nbsp他走近陈谨身边,语气更加亲近:“会元才思敏捷,见解深刻,令本伯亦受益匪浅。日后若有闲暇,不妨多来寒舍走动,煮茶论道,切磋学问。譬如……”
    nbsp陈恪微微压低了声音,带着一丝循循善诱,“陛下潜心玄修,于天人之道常有妙悟。我辈为臣者,亦需体察上意,尝试以文辞阐发天道精微。此中门径,会元博古通今,或许能别开生面?”
    nbsp陈谨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眼中爆发出更强烈的光芒,仿佛被授予了某种神圣使命:“学生愚钝,愿听座师教诲!定当竭尽驽钝,钻研此道!”
    nbsp在他听来,这分明是座师要传授更高深的“道术”!
    nbsp看着陈谨那副仿佛接到圣旨般激动而虔诚的模样,陈恪嘴角的笑意更深了几分。
    nbsp这书呆子,果然上道。
    nbsp若能将他纳入麾下,专攻青词,自己便能从这桩苦差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火药局、兵部乃至更重要的布局中去。
    nbsp鹿鸣宴的喧嚣似乎在这一刻远去,陈恪心中已为这位“狂热”的会元弟子,悄然安排好了未来的“用武之地”。
    nbsp34;穿越者守则第三百二十一条:34;陈恪在心中默念,34;当你需要应付上级的荒唐要求时,请记住——培养一个比你更擅长此道的狂热追随者,往往事半功倍。34;
    喜欢。

第374章 视角不一样的鹿鸣宴[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