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做皇帝又不会做,只能靠通天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8章 高阳五石散案(中)[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他深吸一口气,仿佛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依旧让他窒息:“最终……草民心死,变卖家产,带着仅有的积蓄,远走他乡,来到这河东道高阳县,只想……只想做个安分守己的商人,了此残生……岂料……天不遂人愿!戎人南侵,铁蹄踏破山河!草民辛苦积攒的产业……顷刻间化为乌有!家人离散,音信全无……他们都以为……草民早已死在战乱之中……草民……草民也以为自己会在一座偏僻的农庄里……孤独终老,了此残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他的声音哽咽,充满了乱世飘零的悲苦:“直到……直到云州光复,朝廷重掌河东……草民才如同幽魂野鬼般,从那座破败的庄子里走出来,试图在这废墟之上,重建一点……微末的营生……”
    nbsp张经纬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他能感受到周伦话语中那份刻骨铭心的绝望和时代洪流下小人物的无力感。
    nbsp周伦顿了顿,目光看向张经纬,带着一种奇异的复杂情绪:“大人……您的父亲,张廉张老大人……草民……是见过的。那时……云州初定,百废待兴,戎人残部犹在肆虐……是老大人……振臂一呼,号召云州所有乡绅富户,出钱出力,组织民团,共抗戎贼!草民……草民当时也在其中,虽家资微薄,也倾尽所有,捐了粮食……老大人……雄才大略,仁德无双……可惜啊……”nbsp他长长叹息一声,声音里充满了惋惜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怨怼,“可惜……他不该……不该与那如日中天的石家……针锋相对,势同水火……”
    nbsp提到父亲,张经纬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刀锋,他猛地打断周伦,声音冰冷,带着压抑的怒火:“所以,你们这些受我父亲恩惠、曾在他羽翼下得以保全的‘乡绅,在石家势大之后,便忘恩负义,反戈一击?!将我父亲留在高阳苦心经营、用以造福乡里的产业,逐一分食、吞并殆尽?!周伦,你口中的‘重建营生,就是这么重建的?!”
    nbsp张经纬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雷霆之怒:“我父亲心善,念及乡谊,难得与你们计较!可你们呢?!贪婪无度,助纣为虐!如今更是勾结石家,祸害高阳百姓!让我亲眼看着你们如何践踏我父亲守护过的土地!如何毒害我父亲庇护过的百姓!”
    nbsp这诛心之问,如同惊雷,炸响在周伦耳边!也炸响在堂外围观的部分老高阳人心头!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脸上露出了复杂的神色,似乎想起了当年张廉组织抗戎的旧事。
    nbsp周伦被这连番的质问和揭穿彻底击垮了!他仿佛被抽掉了所有骨头,瘫软在地。张经纬口中那“忘恩负义”的指控,结合自己刚才讲述的颠沛流离和受张廉恩惠的往事,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无可辩驳的“舆情”压力!这份来自道德和良知的审判,比冰冷的律法条文更让他无地自容!他勾结石家,不仅害了百姓,更背叛了曾经在乱世中给予他一线生机和尊严的张廉!
    nbsp“我……我……”nbsp周伦涕泪横流,嘴唇哆嗦着,再也无法狡辩。巨大的羞耻感和对儿子前途的绝望,最终压垮了他。他对着堂上,重重地磕了一个响头,声音嘶哑破碎,带着彻底的认命:
    nbsp“我……我认!草民……勾结石家,囤积药人所需之物……祸害乡里……我……认罪!”
    nbsp张经纬看着他彻底崩溃认罪的样子,心中并无快意,反而有一种沉重的疲惫。他挥了挥手:“黄粱,宣判。”
    nbsp典史黄粱立刻上前,展开早已准备好的判书,朗声宣读:
    nbsp“人犯周伦,听判!查周伦,身为商户,罔顾国法,勾结石家,长期、大量囤积用于豢养、控制药人之关键物资(大食酒),为石家毒窟运转提供重要支持,间接导致众多百姓深受药瘾之害,家破人亡!其行虽非直接贩药,然助纣为虐,罪责难逃!证据确凿,供认不讳!按《天朝律例》‘从犯、‘窝藏、‘危害地方等条,数罪并罚,判:周伦,杖责五十!徒刑三年!劳役三年!罚没涉案家产!画押!”
    nbsp听到“杖责五十”、“徒刑三年”、“劳役三年”,周伦身体又是一抖,但比起陈隆昌的流放三千里,这已是从轻。他此刻心如死灰,再无反抗之意,顺从地伸出颤抖的手,在衙役的协助下,在判书上按下了手印。
    nbsp“草民……谢大人……不杀之恩。”nbsp他声音微弱,仿佛耗尽了所有力气,瘫倒在地,任由衙役将其拖走。堂下围观的人群再次响起一片低低的议论声,但这次,看向周伦的目光中,除了鄙夷,似乎也多了一丝复杂难言的叹息。张经纬利用父亲张廉的遗泽和旧事所形成的“舆情”压力,成功地击溃了周伦最后的心理防线,撬开了他的嘴。
    nbsp最后,张经纬还特地吩咐,让壮班的人手脚干脆点,收些力,可别打死在仪门外。
    喜欢。

第438章 高阳五石散案(中)[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