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章 镇国公(3)[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禁军二十六卫,正式创立之初只有十二卫,经永乐和宣德两朝的扩充之后,才达到二十六卫的规模。
    nbsp每个卫的人数都在五千人以上,二十六卫加起来超过了十万人。
    nbsp十万人啊,都在杨轩一个人的手里。
    nbsp可想而知,杨轩的权势到了何种地步。
    nbsp说是无冕之皇也不为过。
    nbsp无皇帝的名头,却有皇帝的权力。
    nbsp纵观大明立国以来,仅此一人。
    nbsp不仅仅是百官没有想到朱瞻基这份遗诏的份量,就连杨轩本人也没有想到。
    nbsp可以看到,杨轩整个人都是愣住的。
    nbsp“侯爷,哦不,镇国公,接旨吧!”王振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杨轩的面前,双手呈着遗诏,面带谄笑。
    nbsp王振入宫也十余年了,很清楚今日过后,朝堂上下就都是镇国公杨轩一个人说了算了。
    nbsp加上其在小皇帝那里的分量,若是不给镇国公杨轩留下一个好印象,以后他还怎么在宫里混?
    nbsp“哦。”
    nbsp“臣接旨!”听到王振的声音,杨轩回过神,接过旨意。
    nbsp呼~
    nbsp他看着手中的遗诏,长长出了口气。
    nbsp这份遗诏看起来很轻,但实际上却重若万钧。
    nbsp在朱祁镇亲政之前,整个大明都将在他的肩上扛着。
    nbsp这份压力,可不是一般人能扛得住的。
    nbsp最重要的是,这份遗诏,展现出了朱瞻基对杨轩的信任。
    nbsp一般来说,托孤大臣都有好几位,以便相互牵制。
    nbsp但朱瞻基只是钦点了杨轩这一个托孤大臣。
    nbsp为的就是让杨轩没有掣肘。
    nbsp若是按照原来的历史,三杨他们都是托孤大臣。
    nbsp杨轩的出现,让他们与托孤大臣失之交臂。
    nbsp王振已经回到了朱祁镇的身边,张太皇太后起身,面向百官,目光最后落在了杨轩的身上。
    nbsp“遵照先帝遗诏,今后一切都仰仗镇国公了。”
    nbsp“臣定不负先帝!”杨轩躬身道。
    nbsp张太皇太后微微颔首,接着又道:“镇国公年事已高,今后朝会便不必站立了。”
    nbsp“来人。”
    nbsp“搬把椅子来!”
    nbsp张太皇太后朝一旁的太监吩咐道。
    nbsp很快,太监就搬来了一把太师椅,按照张太皇太后的吩咐,放置在了朱祁镇的右手方向。
    nbsp不过和朱祁镇的距离是要落后于张太皇太后和胡太后的。
    nbsp“镇国公,请坐!”张太皇太后对杨轩道。
    nbsp“谢太皇太后!”杨轩躬身行礼,从一旁的台阶上走上,坐在了太师椅上。
    nbsp下方的百官静静地看着这一幕,神色变幻,心中掀起了滔天骇浪,但最终都归于平静。
    nbsp通过刚才的一幕,他们已经看出,太皇太后是站在杨轩这边的。
    nbsp如此一来,杨轩的地位更加不可动摇。
    nbsp很多看不惯杨轩的人牙都快咬碎了!
    nbsp不是,他凭什么啊?
    nbsp这老匹夫凭什么啊?
    nbsp杨士奇三人相视一眼,皆是看出了彼此眼中的羡慕以及挫败。
    nbsp大家都姓杨,凭什么你这么优秀?
    nbsp难道就是因为有个好老丈人吗?
    nbsp当然,这只不过是他们安慰自己的借口罢了。
    nbsp当了这么多年官,他们很清楚杨轩的本事。
    nbsp刚才一番眼神交流,他们也达成了共识,以后决不能与杨轩对着干。
    nbsp以后就在杨轩的手下老老实实的干活吧!
    nbsp张辅的心中很是感慨。
    nbsp镇国公啊!
    nbsp这可是国公之首,与册封宗室的那种镇国公完全不同。
    nbsp百官的反应杨轩尽收眼底,张太皇太后也看在眼里。
    nbsp她并不希望因为这事儿让朝堂分裂。
    nbsp便开口勉励了一番百官。
    nbsp尤其是对三杨,说了很多,也画了大饼,体现出重视的同时,也让百官看到希望。
    nbsp张太皇太后虽身处深宫,但也是具有大智慧的。
    nbsp果然,在她一番勉励的话说完后,百官的脸色也都好看了不少。
    nbsp正菜已经上完,接下来就到商议朝政了。
    nbsp由于上朝之前,杨轩他们就已经在小房间中交流过了。
    nbsp所以各部门的大佬对于接下来要议政的内容也都有了准备。
    nbsp杨士奇率先站出来,提出去年就开始调集的军队这一问题。
    nbsp对于这些大军,杨轩已经有了计较。
    nbsp“大军不必返回,集结京师,整训过后,再择优与边关将士换防。”
    nbsp“同时,咱们还可以在京师外,搞一个盛大的阅兵仪式,邀请在大明的各国使臣一同观看。”
    nbsp“展示我大明强大的同时,震慑宵小。”
    nbsp“诸位也都知道我大明现在是什么情况,此举,诸位应当理解吧?”
    nbsp杨轩看着下方的百官,沉声道。
    nbsp“镇国公所言甚是,此时此刻,正应该震慑一下宵小。”
    nbsp杨士奇首先表示支持。
    nbsp杨荣,杨溥,张辅,于谦也站出来表示支持。
    nbsp不过,户部尚书却站出来说了不同的意见。
    nbsp虽然没有明确的表示反对,但也说了此举花费巨大,表达了户部的难处。
    nbsp朱瞻基的丧事,朱祁镇的登基大典,都花了不少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现在的国库,也说不上富裕。
    nbsp“国库没钱,这是你们户部的事。”
    nbsp“叫苦的话,不要在我面前说。”
    nbsp杨轩先训了户部尚书,接着话语一转。
    nbsp“不过,这段时间,事情多,花费也大。”
    nbsp“钱嘛,户部出一部分,内帑再出一部分。”
    nbsp闻言,户部尚书一躬身,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nbsp他也不是不识大局,但身为户部尚书,职责之内的事他还是要做的。
    nbsp只是他没有想到,自己成了杨轩用来杀鸡儆猴的鸡了。
    nbsp他心中有些郁闷。
    nbsp现在国库虽然像他说的不富裕,但是一两百万两白银还是能拿的出来的。
    nbsp朱瞻基留下的小金库,钱也不少。
    nbsp杨轩看过账本,一千万两白银是有的。
    nbsp毕竟宣德一朝下来,也就最后打了一场大仗,总体上花费不是很大。
 &nbs

第3章 镇国公(3)[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