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5章 继续还是撤军?[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  nbsp现在最后拼一把,就只能像杨轩说的,派骑兵了。
    nbsp毕竟骑兵的速度快。
    nbsp一万骑兵孤军深入,若真遇到鞑靼主力,伤亡不可控。
    nbsp若是阿鲁台设计以优势兵力围攻,这一万骑兵真有可能回不来。
    nbsp他了解阿鲁台。
    nbsp吃过明军三大营的亏,阿鲁台是不可能再跟三大营对上的。
    nbsp五十万大军,也不是他能打得过的。
    nbsp逃,是最好的办法。
    nbsp若他是阿鲁台,得知明军只有只有一万骑兵孤军深入,必然会想办法吃下。
    nbsp所以,这支骑兵的统帅,就得好好考虑一下了。
    nbsp最起码,也要确保遇到鞑靼主力围攻,能平安将大军带回来。
    nbsp当然,有很大的概率遇不到鞑靼主力,但他不得不做好最坏的打算。
    nbsp他的目光落在了杨轩的身上。
    nbsp在场的一众将领中,也只有杨轩符合朱棣的要求。
    nbsp强大的武力,可以确保大军的安全。
    nbsp作战经验丰富,也不会轻易掉进敌军的埋伏之中。
    nbsp说不定还能以少胜多,给他带来惊喜。
    nbsp在场诸将也有心思通透之人,顺着朱棣的目光看过去,就知道领军之人已经确定。
    nbsp果然,下一刻,朱棣便开口了。
    nbsp“杨轩,既然这是由你提出来的,那便由你来领军,如何?”
    nbsp“臣领命!”
    nbsp收到朱棣的眼神,杨轩知道,他想让自己领军。
    nbsp便顺势应下。
    nbsp“好,”
    nbsp“你看看,在场诸将,还有哪些想带的,你自己挑。”
    nbsp朱棣此话一出,诸将纷纷看向了杨轩。
    nbsp眼中透露着渴望。
    nbsp杨轩略微沉思,开始挑人。
    nbsp“宁王殿下,汉王殿下跟着一起吧!”
    nbsp“赵王殿下就留在陛下身边听候差遣。”
    nbsp“其余诸将,陛下挑选几人就可以了。”
    nbsp杨轩选了两人,将剩下选人的权利还给了朱棣。
    nbsp朱棣懂杨轩的意思,便又点了两名将领。
    nbsp加上杨轩,正好五名大将。
    nbsp做好安排,杨轩等人便开始去调兵。
    nbsp作为全员骑兵的三千营,这一万骑兵,自然是从三千营抽调。
    nbsp后勤上,也以最快的速度,准备好了足够的干粮。
    nbsp一切都准备好,这一万骑兵,浩浩荡荡离开了大营。
    nbsp于谦刚刚回到营地,看着离开的一万骑兵,也是怔怔出神。
    nbsp“难道是发现敌人了?”他忍不住猜测。
    nbsp这时,一道声音在耳边响起。
    nbsp“于谦!”
    nbsp他愣了一下,回过神,转过身,就见到皇太孙正站在他身后。
    nbsp“参见太孙殿下!”
    nbsp他赶忙行礼。
    nbsp“陛下要见你,跟我走吧!”朱瞻基打量了一下于谦,闻到了其身上的酒味,微微蹙眉。
    nbsp“是。”
    nbsp……
    nbsp三千营当中,有许多蒙古人。
    nbsp熟悉草原的环境,杨轩专门让人挑了一些善于辨别方向,善于寻找水源的人,以防迷路。
    nbsp据说当年冠军侯霍去病的军中,就有不少投降的匈奴人,得到了他的重用。
    nbsp杨轩这也是仿照前人的经验。
    nbsp仅仅几天时间,他们就深入漠北数百里。
    nbsp漠北环境更加恶劣,风沙,缺水,等都是他们要克服的困难。
    nbsp好在队伍当中有善于寻找水源的人,大军并不至于断水。
    nbsp“师叔,刚刚斥候回报,还没有发现鞑靼大军。”
    nbsp小老二走到杨轩身边,说道。
    nbsp“不急,这才刚开始,而且他们熟悉这里的环境,咱们怎么可能那么轻易就找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杨轩淡淡道。
    nbsp“传令大军,就地扎营。”
    nbsp“养足精神,明日一早再行追击。”
    nbsp杨轩又道。
    nbsp“是。”
    nbsp小老二拱手,转身去传令。
    nbsp…
    nbsp夜晚,星光璀璨。
    nbsp这个时代的空气没有被污染过,只要天气好,不管在什么地方,晚上抬起头,就能看见璀璨的星空。
    nbsp帅帐之中,杨轩正和几位将领商议。
    nbsp他们的面前,正放着一张地图,不过这份地图,很简略。
    nbsp中原人对漠北了解甚少,也缺少地图。
    nbsp眼前的地图,还是根据投降蒙古人的记忆画出来的,并不准确。
    nbsp只能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nbsp“诸位,虽说陛下给了我们一个月的时间,但实际上,我们的时间并没有那么多。”
    nbsp“所携带的干粮,还要留下足够返程的。”
    nbsp“一旦干粮消耗完,我们就回不去了。”
    nbsp听到这话,众人的神情也是变得严肃。
    nbsp他们都知道,杨轩说的是事实。
    nbsp所以,他们能够用来寻找敌军主力的时间,最多也就二十天左右。
    nbsp到时候还找不到,那就只能返回。
    nbsp“将军,末将以为,我们应该继续顺着水源找下去。”
    nbsp“不管是人还是牲口,都离不开水。”
    nbsp“漠北环境恶劣,鞑靼携带着大量牲口,比我军更需要水源。”
    nbsp“这么找下去,就很有可能找到。”
    nbsp朱权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nbsp“你们呢?”闻言,杨轩没有第一时间表态,而是看向其他人。
    nbsp在场的几人,都是作战经验丰富之人,杨轩也想听听他们的意见。
    nbsp“师叔,我们就只有一万人,还是深入漠北。”
    nbsp“应该大摇大摆,让鞑靼发现我们。”
    nbsp“我要是阿鲁台,肯定不会放过送到嘴边的一块肉。”
    nbsp“到时候,我们再打他们一个反击。”
    nbsp“嘿嘿!”
    nbsp说完,小老二阴恻恻一笑。
    nbsp接着,朱棣挑选的两名将领也发表了意见。
    nbsp听完众人的意见,杨轩也是有了决定。
    nbsp“大摇大摆肯定不行,阿鲁台不是愚蠢之人,太过刻意反而会让他察觉出什么。”
    nbsp“正常情况下,一支孤军深入漠北,肯定要加强警戒力量。”
    nbsp“在外围警戒的人手,我们可以酌情加派。”
    nbsp“但有一点,一旦发现鞑靼的斥候,我们要做出将他们全部灭口的样子。”
    nbsp“但不能真的将他们杀光。”
    nbsp“得留几个回去报信。”
    nbsp“总之,我们就是要做出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
    nbsp“当然,我们也确实需要小心。”
    nbsp闻言,众人也是明白了杨轩的意思。
    nbsp以身为饵!
    nbsp这么一直找下去也不是办法,得想办法将他们引出来。
    nbsp能不能成功的关键,就在于阿鲁台会不会贪心。
    nbsp……
    喜欢。

第225章 继续还是撤军?[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