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1章 朱棣:老大,爹已经老了[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新政策的推行,遇到阻力是不可避免的。
    nbsp虽然浙//江官场上的问题杨轩已经解决了,但民间的问题依然存在。
    nbsp地主士绅用各种方法阻拦新政,包括但不限于出售田地、蛊惑百姓、收买低层官吏等手段。
    nbsp布政使司衙门,现在是杨轩等人在主持大局,给朱棣的折子已经送到了京城。
    nbsp调任的官员短时间也到不了。
    nbsp“给脸不要脸,既如此,那老子也不用跟他们客气了。”
    nbsp在知道民间地主乡绅的反应之后,杨轩的脸色也是变得铁青起来。
    nbsp靠山都已经倒了,这些人竟然还敢阻挠新政的推行。
    nbsp反正他们名下的土地有多少,杨轩也都已经知道了。
    nbsp也用不着跟他们客气。
    nbsp直接针对地主士绅制定新的征税标准。
    nbsp凡田地超过五百亩者,不管田地是优是劣,都收四成的税。
    nbsp若是以为不种这些地,就不用交税,那就想多了。
    nbsp管你种不种,都必须交税。
    nbsp新的告示很快就张贴了出去,在民间引起了巨大反响。
    nbsp城门口,有人读着最新张贴出来的告示。
    nbsp“你们要是不交税,老子就派兵去你们家里吃喝,一天不交,就派十人,十天不交,就派一百人。”
    nbsp“直到把你们欠下的税吃够为止,反正你们交的税也是朝廷拿来养兵治国的。”
    nbsp“咱们就看看,谁耗的过谁。”
    nbsp告示读完,周围一片哄笑声。
    nbsp他们大多都是普通百姓,抱着看热闹的心态。
    nbsp他们的名下也没有多少田地,这份告示,跟他们也没关系。
    nbsp而在人群外围停着几辆马车,里面的人听到告示的内容后。
    nbsp恨恨的咬牙:“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nbsp“这是什么,这是在毁朝廷的根基啊!”
    nbsp显然,这是把地主士绅当成大明的根基了。
    nbsp若是杨轩听到这话,绝对第一时间就喷对方一脸口水。
    nbsp唐太宗说过: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的观点)。
    nbsp自司马家当街杀死曹魏天子之后,天子身上的那道神圣光环就没了。
    nbsp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那几百年,死了不知道多少天子。
    nbsp唐太宗登基之后,发现以前治国的那一套行不通了,便把以民为本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nbsp重民,顺民,即重视民生,顺应民意。
    nbsp后来的朝代,也基本上遵从了唐太宗的这一套。
    nbsp所以,什么时候地主乡绅成了国家的根基了?
    nbsp杨轩的态度很是强硬。
    nbsp对于不配合甚至阻挠新政之人,一律镇压。
    nbsp这都用不着从卫所调兵,光是一百骑兵带着衙役就足够了。
    nbsp短短半个月,全省反对的声音就消失了。
    nbsp毕竟,杨轩的手段可一点也不软啊!
    nbsp一户地主舍不得家业,想武力阻挠新政,直接被抄家灭族了。
    nbsp雷霆手段,震慑人心。
    nbsp浙//江的任务暂时结束,朱棣派来的官员也到任了。
    nbsp杨轩便准备前往下一站,江
    nbsp……
    nbsp隆冬腊月。
    nbsp京城下了一场雪。
    nbsp御书房中,上好的木炭在火盆中燃烧着,使得御书房的温度宜人。
    nbsp朱棣和太子朱高炽烤着火,说这话。
    nbsp“摊丁入亩虽已在浙//江推行开来,但效果如何,还得来年才能看到。”
    nbsp“希望你这次挑选的

第121章 朱棣:老大,爹已经老了[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