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7章 朱老四又坑儿子[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  nbsp“总之,多刊印一些,流落民间也好,赏赐给官员也好。”
    nbsp“我们要尽最大的可能让《永乐大典》能够流传至后世。”
    nbsp“这是功在千秋的事。”
    nbsp“狡兔还有三窟呢!”
    nbsp接着杨轩又拿很多典籍遗失的事举例子,就是让朱棣明白,《永乐大典》对于整个民族的意义,对民族数千年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nbsp“行吧,我知道了。”
    nbsp朱棣认真思考过后,还是决定听取杨轩的建议。
    nbsp在为《永乐大典》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朱棣也发现了有些典籍在漫长的历史当中或毁于战乱,或遗失。
    nbsp多次为之遗憾!
    nbsp朱棣也不想自己花费巨大人力物力编纂的《永乐大典》无法流传到后世子孙的手里。
    nbsp那样的话,他怕是能气的从棺材里爬出来。
    nbsp“这些事,说起来轻巧,但都是花钱的事。”
    nbsp“朝廷的财政,你现在也知道了。”
    nbsp计划很好,但现实也不能不顾。
    nbsp回血的事儿,还早的很。
    nbsp杨轩坐在椅子上沉思。
    nbsp好一会儿,他开口道:
    nbsp“秋粮已经征收,现在也花得差不多了。”
    nbsp“今年的收入就只剩下两个市舶司的关税了。”
    nbsp“应该可以顶一顶。”
    nbsp夏粮和秋粮,现在基本上都换成宝钞和白银了,减少了贪污,增加了朝廷的收入。
    nbsp不过,几十年下来,宝钞不可避免的会贬值。
    nbsp适当的增发宝钞,可以使大明的经济更繁荣。
    nbsp当年杨轩编写的那本关于宝钞的小册子,朱棣朱高炽他们的都读过,知道不节制的印发宝钞对大明的危害。
    nbsp所以朱棣一直感觉钱不够花,束手束脚的。
    nbsp“《永乐大典》复审完后,刊印出售应该都是明年的事了。”
    nbsp“嗯…明年的经济,应该能好一点。”
    nbsp“算算时间,郑和率领的船队,明年就能回来了。”
    nbsp“应该能带来不少收入。”
    nbsp郑和是永乐七年三月出海的,现在时间过去了一年半多一点。
    nbsp这次去的地方更远,不过永乐九年下半年应该就能回来了。
    nbsp“那就这样吧,今年能省就省。”
    nbsp朱棣也没什么好办法。
    nbsp好在数年时间,运河已经疏通的差不多了,以后南方运到北方的粮食,能节省很多不必要的损耗。
    nbsp同时朝廷也不用再花几十万,上百万两疏通运河了。
    nbsp这么一想,朱棣的心情就好多了。
    nbsp察觉到朱棣的情绪变化,杨轩也不知道朱棣又想到了什么好事。
    nbsp只能暗自腹诽一声神经。
    nbsp“对了,交趾的事,老大和姚广孝已经做好计划,并且初步实施了。”
    nbsp“但是吧,还是太仁慈了。”
    nbsp“不过这倒也符合老大的性子。”
    nbsp“仁厚嘛!”
    nbsp“所以我打算让老二来负责这件事,你觉得怎么样?”
    nbsp朱棣回头看向杨轩,话题跳跃的很快。
    nbsp“不怎么样。”杨轩摇摇头。
    nbsp他明白,交趾的这个计划,有伤天和,谁负责,谁最后就要背锅。
    nbsp朱高炽是太子,素来仁厚,若让他将这个计划负责到底,对他的名声损害很大。
    nbsp毕竟,这个计划要杀很多人,还要发配很多读书人到交趾教化当地人。
    nbsp得罪了读书人,口诛笔伐都是轻的。
    nbsp关乎身前身后名,所以朱棣才打算趁着计划刚开始,就换掉朱高炽。
    nbsp让老二朱高煦接手。
    nbsp他可没有老大朱高炽那么仁厚,让他负责这个计划,到时候交趾必然人头滚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同样朝堂上也会有不少文官被发配流放到交趾,这就是一个得罪人的事。
    nbsp计划成功之后,必然会背上骂名。
    nbsp最重要的是,一个嗜杀之人,是当不成储君,坐不上那个位置的。
    nbsp同时失去读书人的支持,也是必然的。
    nbsp朱棣这么一搞,可谓是一石三鸟。
    nbsp杨轩并不知道,朱棣还有更深层的用意。
    nbsp借此机会,打压太子党中的那些文官,遏制他们的发展速度。
    nbsp直接一石好几鸟。
    nbsp“要不,还是我来负责这个计划吧!”杨轩想了想,又道。
    nbsp他不怕背上骂名,也不怕得罪人,毕竟他的名声本来就不怎么好。
    nbsp当然,保护老二也是一方面。
    nbsp小老二七八岁的时候就来到京城学习,是他看着长大的。
    nbsp投入的感情也不少。
    nbsp他不能看着朱老四这么坑儿子。
    nbsp“你?”朱棣审视着杨轩,好像听到了什么奇怪的事。
    nbsp毕竟一直以来,杨轩都是不喜欢管事的,基本上都是能躲就躲,能推就推。
    nbsp今天怎么了?
    nbsp“对,没错。”
    nbsp“这个计划是我提出来的,我来执行是最合适的。”杨轩点点头。
    nbsp“不行。”朱棣摇摇头。
    nbsp杨轩的身上,还兼任着太子少傅,妥妥太子党。
    nbsp让他来负责,那自己打压太子党的计划怎么办?
    nbsp被朱棣拒绝,让杨轩有些意外。
    nbsp他猛然意识到,朱棣这个调整,并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nbsp他蹙起眉头思索。
    nbsp太子,汉王……
    nbsp“你要动太子党?”
    nbsp他倏地看向朱棣。
    nbsp“既然你猜出来了,那我也就不瞒你了。”
    nbsp“没错,我就是要打压太子党。”
    nbsp“我在外出征的这半年里,文官的发展势头有些大。”
    nbsp“再不遏制一下,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nbsp“就投靠老大的那些个文官,背地里都是什么样的人,他真的了解过吗?”
    nbsp“趁着这个机会,我帮他清理一下蛀虫。”
    nbsp朱棣见瞒不住杨轩,索性也说开了。
    nbsp“所以你就坑老二?”
    nbsp“你应该知道,这件事有多么得罪人,最后还要背上骂名。”
    nbsp杨轩坐直身子。
    nbsp“我知道。”朱棣点点头。
    nbsp“他可是你儿子啊!”
    nbsp“所以他才是最合适的。”
    nbsp“不管他最后做的怎么样,就凭他是我儿子,也不会有事的。”
    nbsp“你…”
    nbsp杨轩气的不行。
    nbsp“你不是支持老大嘛,正好老二负责交趾的事,得罪人的事,背骂名的事都让他做了。”
    nbsp“彻底断了他的心思。”
    nbsp“不挺好的嘛!”
    nbsp朱棣看着杨轩,道。
    nbsp……
    nbsp卡文了兄弟们。
    喜欢。

第67章 朱老四又坑儿子[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