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章 朱老四意欲开海,郑和被杨轩吓坏[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p;   nbsp去圣地朝拜,是他的梦想。
    nbsp他并不是汉族,是回回出身,家族信仰伊斯兰教,父、祖辈去过圣地朝拜,他也想去。
    nbsp(明清文献中,有关于郑和“原是回回出身”nbsp、为赛典赤·赡思丁之后、本姓马等的零星记载;清末民初发现的《故马公墓志铭》,具体记载了郑和家庭情况,并可与其他碑铭、文献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互证,nbsp尤为重要。)
    nbsp(关于郑和本人的主要宗教信仰,主要有伊斯兰教说nbsp、佛教说、道教说nbsp三派观点,学术界并无定论。)
    nbsp【以上内容复制百度百科,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搜,这里只复制了一点,关于郑和信仰,咱们就选伊斯兰教。】
    nbsp“听陛下说,你对海外有所了解,是吗?”这时,杨轩又问。
    nbsp“回侯爷,是的。”
    nbsp“奴婢的祖父,父亲,都曾去过海外。”郑和回答,他也不知道长平侯为什么要问自己这个。
    nbsp但他只能老老实实回答。
    nbsp“哦?能仔细说说吗?”
    nbsp“我对你们家族好奇的紧。”杨轩笑道。
    nbsp“自无不可。”郑和道。
    nbsp随后便说起了自己家族的历史。
    nbsp通过郑和的讲述,杨轩也算是扩充了自己的知识点。
    nbsp元朝时,与各国外交来往频繁,各国派遣的使节、传教士、商旅等络绎不绝。
    nbsp要知道,蒙古建立,连接了亚欧大陆,使这两块大陆的联系密切了起来。
    nbsp虽然后来元朝建立,几大汗国也逐渐独立,但是联系并没有断。
    nbsp整个元朝对外都是开放的。
    nbsp郑和的家族信仰伊斯兰教,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的。
    nbsp只是后来大明建立,中原与欧.洲的联系慢慢就断了。
    nbsp所以,去圣地朝拜,对郑和来说,只能是梦想。
    nbsp听完郑和的讲述,杨轩也说起了自己对海外的了解。
    nbsp杨轩讲的范围更加宽广,有些东西也很新颖,郑和很快就被吸引。
    nbsp他也忘记了心中的担忧和害怕,就这样和杨轩聊了起来。
    nbsp越聊越投机。
    nbsp一旁的朱棣见状,发现自己根本插不上嘴。
    nbsp很多东西,他以前听都没听过。
    nbsp他撇撇嘴,不满的瞪了杨轩一眼。
    nbsp同时又有些好奇,杨轩是怎么知道这么多东西的。
    nbsp据他了解,杨轩也没去过海外啊!
    nbsp难道,这些都是在书上了解到的?
    nbsp朱棣陷入了深深的疑惑。
    nbsp他想起以前杨轩空闲的时候就喜欢看一些杂书。
    nbsp有的还很冷门。
    nbsp甚至他还帮忙找过。
    nbsp不过,自己是皇帝,掌管大局就好了,专业的事,交给手底下专业的人干吧!
    nbsp于是,便靠着龙椅,继续听杨轩和郑和聊天。
    nbsp甚至有时还露出一副‘原来是这样的表情。
    nbsp可惜了,要是有点瓜子就好了…朱棣心里嘀咕着。
    nbsp不知道过了多久,两人终于聊完了。
    nbsp杨轩看向朱棣笑道:“陛下,在臣看来,如今大明的朝堂之上,论对海外的了解,怕是无人能比得上郑和了。”
    nbsp“若是要率领船队远洋,那么郑和绝对是不二之选。”
    nbsp“你们刚说的朕都听着呢,朕本来也有这个打算。”
    nbsp朱棣道。
    nbsp听着两人的对话,郑和有些晕晕乎乎。
    nbsp他怎么有些听不明白呢?
    nbsp他看了看杨轩,见后者对自己微笑着颔首。
    nbsp他好像有些明白了。
    nbsp陛下想开海,而长平侯觉得自己可担当重任。
    nbsp所以之前长平侯看自己的眼神只是因为自己了解海外,而不是他想的那样?
    nbsp真是吓死个人!
    nbsp想明白这些,郑和连忙谦虚道:“侯爷,奴婢实在不敢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论对海外的了解,侯爷才是大明第一人。”
    nbsp接着,他又转身面向朱棣:“陛下,若要开海,或许长平侯可担重任。”
    nbsp听到郑和的话,朱棣也是眼前一亮。
    nbsp他赶忙看向杨轩。
    nbsp是啊,这么一个人才就在自己身边,自己怎么就忘了呢?
    nbsp察觉到朱棣的火热的眼神,杨轩连连摇头,脸上满是拒绝。
    nbsp让他出海,开什么玩笑?
    nbsp就现在这条件,出海远洋,用时实在是太久了。
    nbsp有这时间,还不如多陪陪家人呢!
    nbsp随即又悄悄瞪了一眼郑和:背刺我是吧?
    nbsp“陛下,臣觉得,还是要多给年轻人机会。”
    nbsp杨轩看着朱棣,眼神不善。
    nbsp后者看懂了杨轩的眼神,轻咳一声,点点头道:“长平侯说的有理,要给年轻人机会。”
    nbsp“三宝啊,既然长平侯不愿意去,那你就带着船队去吧!”
    nbsp“朕已经在让人打造战船,训练水师了。”
    nbsp“你呢,现在就可以做准备了。”
    nbsp“平时,也可以多和长平侯多聊聊。”
    nbsp“奴婢遵旨!”郑和压下心中的激动,道。
    nbsp有生之年,他也有机会去圣地朝拜了。
    nbsp“嗯,你先下去吧!”
    nbsp“今天说的这些,没有朕的允许,一个字也不要说出去。”
    nbsp朱棣道。
    nbsp“是。”
    nbsp郑和退出了御书房。
    nbsp他这一走,朱棣顿时原形毕露。
    nbsp“你你你,你刚刚那什么眼神?”
    nbsp“威胁我?”
    nbsp他指着杨轩质问。
    nbsp“让你率领船队出海,这是对你的信任,你怎么就不识好歹呢?”
    nbsp“行了,我不擅长水战。”
    nbsp“而且海上什么意外都有可能发生,我一点经验都没。”
    nbsp“这事儿,还是让别人去的好。”
    nbsp杨轩随口道。
    nbsp“唉,多好的机会啊!”朱棣放下手,有些可惜。
    nbsp“没什么可惜的,而且我看好郑和。”杨轩笑了笑。
    nbsp“行吧,随你。”朱棣也不再计较。
    nbsp他算是看清楚了,杨轩这厮,就是懒。
    nbsp自朝局稳定,太子的能力得到杨轩的认可之后,这家伙就真的是什么也不管了。
    nbsp“对了,请个假。”杨轩像是想起了什么。
    nbsp“干啥去?”朱棣问道。
    nbsp“我以前答应过安庆,有机会要带她去祭奠一下秦愍王,晋恭王。”
    nbsp“毕竟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去世前连最后一面都没见到。”
    nbsp“所以想帮她弥补一下遗憾。”
    nbsp杨轩解释道。
    nbsp虽然秦愍王朱樉人品很差,但不可否认,他对安庆这个妹妹不错。
    nbsp朱棣沉默了一下,他的三位兄长,死的实在是太早了。
    nbsp若是有一个还活着,靖难之役的结果就不知道会是什么了。
    nbsp“行,我同意了。”
    nbsp“需要多久?”
    nbsp“半年以上,越久越好。”杨轩道。
    nbsp“只是去祭奠,用得着这么久?”
    nbsp“嗨,好不容易有机会出去一趟,可不得好好转转。”
    nbsp“不行,最迟年前必须回来。”
    nbsp……
    喜欢。

第15章 朱老四意欲开海,郑和被杨轩吓坏[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