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晋17[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司马道生(生卒年不详),字延长,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东晋宗室大臣,晋简文帝司马昱长子,母为简文顺皇后。
nbsp司马郁,字深仁,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子,母胡淑仪。幼而聪明。司马道生当初以无礼失旨,司马郁数次劝谏他要以敬慎之道。司马道生不听,司马郁为之流涕,简文帝深器异之。年十七岁去世。后来,追谥司马郁为献世子。宁康初年,赠左将军,加散骑常侍,追封郡王,以司马郁叔父武陵威王司马曦的曾孙司马宝为嗣,追尊其母胡淑仪为临川太妃。
nbsp史书记载
nbsp《晋书·卷六十四·列传第三十四》:
nbsp简文帝七子:王皇后生会稽思世子道生、皇子俞生。胡淑仪生临川献王郁、皇子朱生。王淑仪生皇子天流。李夫人生孝武帝、会稽文孝王道子。俞生、朱生、天流并早夭,今并略之。
nbsp…………
nbsp及孝武帝即位,尝昼日见道生及临川献王郁,郁曰:“大郎饥乏辛苦。”言竟不见。
nbsp司马朱生,东晋皇子,河内温县人。晋简文帝司马昱第六子,胡淑仪所生,与临川献王司马郁同母。
nbsp其父在司马朱生出生的时候并不是皇帝,而是会稽王(琅邪王),司马朱生幼年夭折,没有封爵年,桓温废黜皇帝司马奕,拥立五十二岁的司马昱为皇帝。次年,司马昱去世,司马朱生的兄弟司马曜即位,为晋孝武帝,
nbsp司马德宗(382年~419年1月28日),字德宗36
nbsp,晋孝武帝司马曜长子,晋恭帝司马德文同母兄。晋朝第十四位,东晋的第十位皇帝。
nbsp司马德宗即位后,内乱频发,国势日衰,419年被刘裕杀死。时年37岁。
nbsp人物生平
nbsp司马德宗生于太元七年(382年),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长子,母亲是陈归女(后追尊为德皇太后)。太元十二年八月辛巳日(387年9月16日),司马德宗被立为太子。1
nbsp登基
nbsp太元二十一年九月庚申日(396年11月6日),晋孝武帝驾崩,同年九月辛酉日(396年11月7日),太子司马德宗继位2
nbsp,次年正月改年号为隆安3
nbsp,立妃王神爱(王羲之的孙女)为皇后。
nbsp安帝愚笨,不擅长说话,据《晋书·帝纪第十》记载他甚至连冬夏的都无法区别。因此安帝继位后东晋皇帝的权力大大下降,朝外许多将军实际上自立,不受君命,朝内的权力也落在了大臣手中。安帝初期朝廷政策主要由会稽王司马道子及其子司马元显主持。
nbsp397年,兖州刺史王恭和豫州刺史庾楷因对尚书左仆射王国宝等不满而领兵造反,安帝不得不杀王国宝来平息这场叛乱。次年,王恭、庾楷协同荆州刺史殷仲堪、广州刺史桓玄等再次谋反,叛军一直攻到建康附近才被平定,王恭被杀。与此同时,在浙江、江苏一带孙恩的叛军众多。
nbsp公元400年,孙恩攻会稽,401年,攻浃口、临海、广陵,晋军多次战败。
nbsp402年,孙恩的叛军甚至直接威胁建康,建康被围困,城内爆发饥荒。后孙恩战败身亡。同年,桓玄自江陵起兵攻入建康,废杀司马道子、元显父子,自封为丞相、太尉。从此成为东晋的统治者。他于同年秋又自号楚王、大将军。最后于404年1月1日篡位称帝,改国号为楚,降安帝为平固王。
nbsp404年1月19日,安帝被迁至浔阳日,刘裕举兵攻桓玄,桓玄军队大败。桓玄挟安帝逃往江陵日(五月壬午),桓玄被杀,安帝复位。但好景不长,6月26日桓玄的将军桓振又攻陷江陵,安帝被俘。直到405年3月2日(正月戍戎)安帝才脱离叛军之手。
nbsp桓玄的叛变终于摧毁了东晋的皇权,刘裕成为东晋举足轻重的人物,为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nbsp409年刘裕开始北伐,攻南燕,屡战屡胜,到410年俘虏南燕皇帝慕容超,灭南燕,占领山东等地,但同时广州刺史卢循又反,乘刘裕北伐之机向建康进发。到410年夏建康再次戒严。刘裕班师南下后才解决了建康的危机年,卢循在交州被刺史杜慧度杀。
nbsp从412年开始,刘裕在朝中独掌大权,排挤和迫害与他不和的大臣,矫安帝诏以令外地刺史年,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和雍州刺史鲁宗之以讨伐刘裕为名举兵,但败于刘裕。
nbsp417年,刘裕再次北伐,攻入长安,之后班师回朝年刘裕被封为相国、宋公。
nbsp被杀身亡
nbsp义熙十四年十二月戊寅日(419年1月28日),晋安帝被刘裕派出王韶之勒死于东堂,时年三十七岁。4
nbsp死后其弟司马德文继位,是为晋恭帝,改元元熙。
nbsp元熙元年(419年)正月庚申日,葬晋安帝于休平陵5
nbsp,陵址位于今江苏省江宁县的蒋山。
nbsp在位年号
nbsp隆安3
nbsp:397年-401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大亨6
nbsp:402年—403年。
nbsp义熙7
nbsp:405年-419年。
nbsp大事年表
nbsp太元七年(382年),司马德宗出生。
nbsp太元十二年(387年),司马德宗被立为太子。1
nbsp太元二十一年(396年),晋孝武帝去世,司马德宗继位。2
nbsp隆安元年(397年),后凉国主吕光部将秃发乌孤,建立南凉。8
nbsp隆安二年(398年),王恭、庾楷、殷仲堪、桓玄、杨佺期等举兵起义反晋,桓玄被推为义军盟主。9
nbsp隆安三年(399年),晋安帝追尊母亲陈归女为德皇太后。10
nbsp隆安四年(400年),晋安帝的祖母李陵容去世。11
nbsp隆安五年(401年),沮渠蒙逊杀段业,自号大都督、北凉州牧12
nbsp,正式建立北凉政权。
nbsp大亨元年(402年),以后将军司马元显为骠骑大将军、征讨大都督,镇北将军刘牢之为前锋,前将军、谯王司马尚之为后部,讨伐桓玄。桓玄在姑孰打败其军,谯王司马尚之、齐王司马柔之被桓玄所杀。13
nbsp大亨二年(403年)八月,桓玄自称相国、楚王。14
nbsp大亨二年十二月壬辰日(404年1月1日),桓玄篡位,改国号为楚,史称桓楚,贬晋安帝为平固王。15
nbsp建始元年(404年),建武将军刘裕率沛国刘毅、东海何无忌等举义兵讨伐桓玄,斩杀桓玄部将徐州刺史桓修、青州刺史桓弘、吴甫之、皇甫敷等,大挫桓玄军。16
nbsp义熙元年(405年),游击将军、章武王司马秀与益州刺史司马轨之谋反,兵败被杀。17
nbsp义熙二年(406年),益州刺史司马荣期在白帝打败西楚政权将领谯子明。18
nbsp义熙三年(407年),刘裕诛杀东阳太守殷仲文、南蛮校尉殷叔文、晋陵太守殷道叔、永嘉太守骆球等人。19
nbsp义熙四年(408年),梁州刺史杨思平有罪,被弃市20
nbsp(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犯人曝尸街头的一种刑法)。
nbsp义熙五年(409年),车骑将军刘裕在临朐大败慕容超;西秦复国;冯跋杀高云;北魏道武帝被子拓跋绍所杀。21
nbsp义熙六年(410年),东晋灭南燕。22
nbsp义熙七年(411年),右将军刘藩在始兴,杀叛军徐道覆,并将其首级传到建康23
nbsp(今江苏南京)。
nbsp义熙八年(412年),晋安帝皇后王神爱去世。24
nbsp义熙九年(413年),晋将朱龄石攻克成都,杀反晋义军首领谯纵,谯纵的西蜀政权就此灭亡。25
nbsp义熙十年(414年),西秦灭南凉。26
nbsp义熙十一年(415年),刘裕与叛军司马休之战于江津,司马休之大败,逃奔襄阳。27
nbsp义熙十二年(416年),刘裕与琅邪王司马德文率军,攻打后秦国主姚泓。28
nbsp义熙十三年(417年),刘裕北伐,占领后秦都城长安,后秦皇帝姚泓投降,后秦灭亡。29
nbsp义熙十四年十二月戊寅日(419年1月28日),晋安帝被杀。4
nbsp历史评价
nbsp房玄龄等《晋书》:①“安帝即位之辰,钟无妄之日,道子、元显并倾朝政,主昏臣乱,未有如斯不亡者也。虽有手握戎麾,心存旧国,回首无良,忽焉萧散。于是桓玄乘衅,势逾飙指,六师咸泯,只马徂迁。是以宋高非典午之臣,孙恩岂金行之寇。若乃世遇颠覆,则恭皇斯甚。于越之民,讵熏丹穴,会稽之侣,宁叹人臣。去皇屋而归来,洒丹书而不恨。夫五运攸革,三微数尽,犹高秋凋候,理之自然。观其摇落,人有为之流涟者也
nbsp;②“安承流湎,大盗斯张。恭乃寓命,他人是纲。犹存周赧,始立怀王。虚尊假号,异术同亡
nbsp《晋书·安帝纪》称“帝不惠,自少及长,口不能言,虽寒暑之变,无以辩也。凡所动止,皆非己出”。30
nbsp《资治通鉴》称“安帝幼而不慧,口不能言,至于寒暑饥饱亦不能辨,饮食寝兴皆非己出”。35
nbsp从小到大,从生到死,晋安帝没说过一句话,不知饥饱,不辧寒暑,吃喝拉撒一概不能自理,大小
第632章 晋17[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