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吴10[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答曰:34;母之於女,恩爱至矣,穿耳附珠,何伤於仁?34;太子尝嘲恪:34;诸葛元逊可食马矢。34;恪曰:34;愿太子食鸡卵。34;权曰:34;人令卿食马矢,卿使人食鸡卵何也?34;恪曰:34;所出同耳。34;权大笑。
nbsp《三国志·卷五十九·吴书十四·吴主五子传第十四》:后弟虑卒,权为之降损,登昼夜兼行,到赖乡,自闻,即时召见。见权悲泣,因谏曰:“虑寝疾不起,此乃命也。方今朔土未一,四海喁喁,天戴陛下,而以下流之念,减损大官肴馔,过於礼制,臣窃忧惶。”权纳其言,为之加膳。住十馀日,欲遣西还,深自陈乞,以久离定省,子道有阙,又陈陆逊忠勤,无所顾忧,权遂留焉。
nbsp[14]nbsp《三国志·卷五十九·吴书十四·吴主五子传第十四》:嘉禾三年,权征新城,使登居守,总知留事。时年谷不丰,颇有盗贼,乃表定科令,所以防御,甚得止奸之要。
nbsp[15]nbsp《三国志·卷五十九·吴书十四·吴主五子传第十四》裴松之注引《吴书》:弟和有宠於权,登亲敬,待之如兄,常有欲让之心。
nbsp《建康实录》:皇太子登薨,帝闻惊惋,哀不自胜。诏曰:“国丧明嫡,百姓何福。“
nbsp[17]nbsp《三国志·卷五十九·吴书十四·吴主五子传第十四》:立凡二十一年,年三十三卒。临终,上疏曰:“臣以无状,婴抱笃疾,自省微劣,惧卒陨毙。臣不自惜,念当委离供养,埋胔后土,长不复奉望宫省,朝觐日月,生无益於国,死贻陛下重戚,以此为哽结耳。臣闻死生有命,长短自天,周晋、颜回有上智之才,而尚夭折,况臣愚陋,年过其寿,生为国嗣,没享荣祚,於臣已多,亦何悲恨哉!方今大事未定,逋寇未讨,万国喁喁,系命陛下,危者望安,乱者仰治。愿陛下弃忘臣身,割下流之恩,修黄老之术,笃养神光,加羞珍膳,广开神明之虑,以定无穷之业,则率土幸赖,臣死无恨也。皇子和仁孝聪哲,德行清茂,宜早建置,以系民望。诸葛恪才略博达,器任佐时。张休、顾谭、谢景,皆通敏有识断,入宜委腹心,出可为爪牙。范慎、华融矫矫壮节,有国士之风。羊衟辩捷,有专对之材。刁玄优弘,志履道真。裴钦博记,翰采足用。蒋修、虞翻,志节分明。凡此诸臣,或宜廊庙,或任将帅,皆练时事,明习法令,守信固义,有不可夺之志。此皆陛下日月所照,选置臣官,得与从事,备知情素,敢以陈闻。臣重惟当今方外多虞,师旅未休,当厉六军,以图进取。军以人为众,众以财为宝,窃闻郡县颇有荒残,民物凋弊,奸乱萌生,是以法令繁滋,刑辟重切。臣闻为政听民,律令与时推移,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陆逊忠勤於时,出身忧国,謇謇在公,有匪躬之节。诸葛瑾、步骘、朱然、全琮、朱据、吕岱、吾粲、阚泽、严畯、张承、孙怡忠於为国,通达治体。可令陈上便宜,蠲除苛烦,爱养士马,抚循百姓。五年之外,十年之内,远者归复,近者尽力,兵不血刃,而大事可定也。臣闻‘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故子囊临终,遗言戒时,君子以为忠,岂况臣登,其能已乎?愿陛下留意听采,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言则陨涕。是岁,赤乌四年也......谥登曰宣太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谢景时为豫章太守,不胜哀情,弃官奔赴,拜表自劾。权曰:“君与太子从事,异於他吏。”使中使慰劳,听复本职,发遣还郡。
nbsp[19]nbsp《三国志·卷五十九·吴书十四·吴主五子传第十四》裴松之注引《吴书》:初葬句容,置园邑,奉守如法,后三年改葬蒋陵。
nbsp《三国志·卷五十九·吴书十四·吴主五子传第十四》:登或射猎,当由径道,常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间之地,其不欲烦民如此。尝乘马出,有弹丸过,左右求之。有一人操弹佩丸,咸以为是,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
nbsp[25]nbsp《三国志·卷五十五·吴书十·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第十》:表在官三年,广开降纳,得兵万馀人。事捷当出,会鄱阳民吴遽等为乱,攻没城郭,属县摇动,表便越界赴讨,遽以破败,遂降。陆逊拜表偏将军,进封都乡侯,北屯章坑。年三十四卒。家财尽於养士,死之日,妻子露立,太子登为起屋宅。
nbsp[29]nbsp《三国志》:黄龙元年春,公卿百司皆劝权正尊号。夏四月,夏口、武昌并言黄龙、凤凰见。丙申,南郊即皇帝位,是日大赦,改年。追尊父破虏将军坚为武烈皇帝,母吴氏为武烈皇后,兄讨逆将军策为长沙桓王。吴王太子登为皇太子。将吏皆进爵加赏。
nbsp《三国志》:黄武四年,权为太子登娉周瑜女,秉守太常,迎妃於吴,权亲幸秉船,深见优礼。既还,秉从容进说登曰:34;婚姻人伦之始,王教之基,是以圣王重之,所以率先众庶,风化天下,故诗美关雎,以为称首。愿太子尊礼教於闺房,存周南之所咏,则道化隆於上,颂声作於下矣。34;登笑曰:34;将顺其美,匡救其恶,诚所赖於傅君也。34;
nbsp[31]nbsp《三国志》:孙登字子高,权长子也。
nbsp[32]nbsp《三国志》:谥登曰宣太子。
nbsp孙虑(213年-232年),字子智1
nbsp,吴大帝孙权次子,生母不详,三国时期东吴宗室。
nbsp孙虑自幼聪慧,多才多艺,深得孙权器重喜爱。黄武七年(228年),封建昌侯。后任镇军大将军,驻守半州(今江西九江西)。孙虑在半州任职时,遵奉法度,恭侍师友,超过众人对他的期望。嘉禾元年(232年),孙虑去世,时年二十岁。
nbsp人物生平
nbsp夙昭岐嶷
nbsp孙虑从小机敏聪慧,多才多艺,得到孙权的器重和喜爱。
nbsp黄武七年(228年)三月,年仅十六岁的孙虑被孙权封为建昌侯
nbsp2
nbsp,封地在今江西省永修县一带。
nbsp黄龙元年(229年),孙权迁都建业,留下孙登孙虑等皇子及其他宗室公子在武昌,征召陆逊至武昌管理宫室事宜,把皇子委托给他。当时孙虑喜好斗鸭,在正厅门口作斗鸭栏。陆逊严厉地说:“君侯应当勤读经典,增加自己的新知,玩弄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孙虑听从建议,当即就拆毁了斗鸭栏4
nbsp。
nbsp黄龙二年(230年),丞相顾雍等上奏说孙虑天性聪慧明体达用,才识日日增新,比照近代汉朝之例,应该进封为王爵,但孙权没有同意。5
nbsp拜为将军
nbsp后来过了一段时间,尚书仆射上疏说:“帝王兴业,无不褒扬推崇骨肉至亲,以此增添诸后妃的光彩,所以鲁国、卫国在周朝所受恩宠超过所有诸侯,汉高祖刘邦以五子为王,封地列于汉朝本土,就是以此作为中央朝廷的屏障,镇守护卫整个国家。建昌侯孙虑秉性聪敏,有文武全才,根据古代典章制度,应当正其名号。陛下谦让,不肯按照旧制办事,群臣大小,都取用于各自的封邑。如今奸寇猖獗横行,战鼓未息,文臣武将,只有亲属及贤士。我私下与丞相顾雍等商议,都认为孙虑应当为镇军大将军,授任担负一方面的职责,以光耀国家事业。”
nbsp孙权于是同意,任命十八岁的孙虑为镇军大将军,授予假节,单独开置府署,治所设在半州(今江西九江西)。
nbsp又下诏道:“机运混乱,凶邪肆虐,要靠刑罚规范顺序,武器显扬威风。以皇子虑的美好气质,年幼时显露出的军事谋略的才智,必能辅佐国家成就大业,现在授予你统帅的地位,显示特别的尊荣,信赖而托付你军队的力量,委派你治理一方的重任。对外渴望能够威振敌虏,对内欲求震慑抚平远近,慰恤将士,这确实是孙虑你建功立事、竭命之时。孙虑你呢,内修文德,外经武训。‘器物已满盈但不溢出,有才能而不自炫。请尊敬慎重地看待父亲我的苦心,不要辜负你今日所承受的地位。”
nbsp孙虑以尊贵的皇子身份,加之年纪又轻,远近的人都担心他不能留心辖区政事。等到他任职掌政,遵奉法度,恭侍师友,超过众人对他的期望。
nbsp嘉禾元年(232年)正月,孙虑去世8
nbsp,时年二十岁。孙虑因没有儿子,所以封邑废除。9
nbsp孙权悲痛哭泣,为之减少膳食。
nbsp相关遗址
nbsp斗鸭栏
nbsp据《一统志》记载,孙虑曾作斗鸭栏于临湘县(今湖南省临湘县西北陆城)东北十五里的鸭栏矶镇,唐代在此置驿,明万历年间裁撤,是一有悠久历史的古驿。先有斗鸭栏,后有鸭栏矶。鸭栏矶和鸭栏驿由此得名。鸭栏驿附近有白马矶,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此会友,写下了《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一诗。诗中有“侧叠万古石,横为白马矶”和“临驿卷缇幕,升堂接绣衣”的句子10
nbsp。
喜欢。
第600章 吴10[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