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93章 吴3[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起同盟的关系。但不久后,因为荆州的归属问题,孙刘联盟一度恶化。孙权先是夺取刘备的长沙、桂阳、零陵三郡,驻扎荆州的刘备大将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后,孙权再次出兵袭击荆州,擒杀关羽。荆州归吴,孙刘联盟破裂。
    nbsp夷陵之战后不久,孙权为了抗魏,主动使太中大夫郑泉交好刘备,吴蜀关系得到缓和。蜀汉也遣邓芝出使孙吴,吴蜀恢复同盟。此后吴蜀关系一直很稳定,互有使臣来往。
    nbsp229年(黄龙元年),孙权称帝,蜀汉卫尉陈震前往武昌祝贺孙权登基。陈震此次出使孙吴,说明蜀汉承认了并尊二帝的局面,后又共同提出共分天下的观点。陈震出使吴国,标志着吴蜀同盟已根深蒂固,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nbsp吴国派往蜀汉的使者有张温、严畯等,诸葛瑾等人为吴蜀同盟作出很大的努力。两国的友好关系持续了有四十多年,直到蜀汉灭亡。蜀汉先后派往吴国巩固联盟关系的使者有邓芝、阴化、丁厷、费祎、陈震、宗预、董厥等人。
    nbsp西晋
    nbsp西晋代魏后,266年、吴国曾派弘璆、纪陟出使西晋。但不久之后,吴国认为西晋新平蜀汉无暇自顾,于是与西晋断绝关系,此后两国以战事为主。
    nbsp辽东
    nbsp汉末三国时期,辽东一带曾为公孙氏所割据。孙氏亦崛起于江左,其后建立孙吴政权。
    nbsp辽东与吴国横隔着一个强大的敌对政权——曹魏,孙权曾频繁越过魏,渡海与公孙氏政权交往,同时又带动了与其近邻高句丽的交往。
    nbsp东南亚
    nbsp孙权还进一步巩固了对交州的统治,积极派人与徼外的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南方)诸国建立友好关系,以后,又派交州刺史出使南洋诸国,与印度建立了外交关系。
    nbsp家世
    nbsp孙吴开国皇帝孙权父系是妫姓陈氏的后代,孙武孙膑的后人,祖上有确切的世系从舜的后代虞阏父开始。周武王伐纣时,虞阏父当周国陶正之官,执掌陶器的制作,后来周武王将长女大姬嫁给阀父之子满,把他封到今河南淮阳县一带,建立陈国,周王并对满赐以妫姓,称为陈胡公,当了陈国的第一代君主。
    nbsp从胡公满开始,经过十代十二个国君的世袭传授,到桓公时,陈国发生了内乱。陈厉公之子陈完,因内乱不得立,而奔往齐国。因田陈同音,陈完后又称田完,田完在齐国积极活动,至四世孙田桓子(田无宇)已官为“上大夫”。其子田书于昭公十九年(公元前521年)因伐莒有功,齐景公封乐安,赐姓孙氏,孙书(田书)是着名战略家孙武的祖父,周元王时,孙武的长孙孙明又被封为富春侯,成为孙氏宗族的起源。
    nbsp有关孙权的母系,据《江阴吴统宗源流考》,其母吴夫人(孙坚之妻)是春秋时期吴国第一位国王寿梦第四子季札的直系后代。即姬姓寿氏的后代。
    nbsp封爵
    nbsp储君:
    nbsp孙登:太子-241年
    nbsp孙和:太子-242年、250年废庶人,同年复封南阳王
    nbsp孙亮:太子-250年、256年废会稽王、260年降侯官侯
    nbsp孙:太子-262年、264年改封豫章王
    nbsp孙瑾:太子-264年
    nbsp郡王(王爵,不世袭):
    nbsp孙霸:鲁王-245年
    nbsp孙奋:齐王-252年、253年废庶人、258年复封章安侯
    nbsp孙休:琅琊王-252年
    nbsp孙壾:梁王-264年
    nbsp孙:陈王-264年
    nbsp孙虔::淮阳王-264年、273年改封鲁王
    nbsp东平王-269年、273年改封齐王
    nbsp陈留王-273年
    nbsp章陵王-273年
    nbsp成纪王-278年
    nbsp宣威王-278年
    nbsp中山王-280年
    nbsp代王-280年
    nbsp其余十一位名与封号均不详(皆末帝孙子)
    nbsp县侯:
    nbsp徐琨:广德侯-200年代
    nbsp——徐矫:袭父爵为广德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徐祚:袭兄爵为广德侯
    nbsp步骘:广信侯-211年、229年改封临湘侯
    nbsp——步协:247年袭父爵为临湘侯
    nbsp——步玑:袭父爵为临湘侯
    nbsp贺齐:山阴侯-216年
    nbsp潘璋:溧阳侯-219年
    nbsp陆逊:华亭侯-219年、220年进封娄侯、222年改封江陵侯
    nbsp——nbsp陆抗:245年袭父爵为江陵侯
    nbsp——nbsp陆晏:274年袭父爵为江陵侯
    nbsp吕蒙:孱陵侯-220年
    nbsp——吕霸:220年袭父爵为孱陵侯
    nbsp——吕琮:袭弟爵为孱陵侯
    nbsp——吕睦:袭兄爵为孱陵侯
    nbsp诸葛瑾:宣城侯-220年、222年改封宛陵侯
    nbsp——诸葛融:241年袭父爵为宛陵侯
    nbsp周泰:陵阳侯-220年
    nbsp——周邵:袭父爵为陵阳侯
    nbsp——周承:袭兄爵为陵阳侯
    nbsp朱然:西安乡侯-220年、222年进封永安侯、223年改封当阳侯
    nbsp——施绩:249年袭父爵为当阳侯
    nbsp吕岱:都乡侯-220年、226年进封番禺侯
    nbsp——吕凯:256年袭父爵为番禺侯
    nbsp全琮:阳华亭侯-220年、222年前进封钱塘侯
    nbsp——全怿:249年袭父爵为钱塘侯
    nbsp张昭:由拳侯-221年、229年改封娄侯
    nbsp——张休:236年袭父爵为娄侯
    nbsp吕范:宛陵侯-221年、222年改封南昌侯
    nbsp——吕据:228年袭父爵为南昌侯
    nbsp滕胤:都亭侯-221年,以追录前功封、256年前进封高密侯
    nbsp——滕牧:高密侯-264年、以皇后父封
    nbsp朱桓:新城亭侯、222年进封嘉兴侯
    nbsp——朱异:238年袭父爵为嘉兴侯
    nbsp朱治:毗陵侯-222年
    nbsp——朱才:224年袭父爵为毗陵侯
    nbsp——朱琬:袭父爵为毗陵侯
    nbsp孙邵:阳羡侯-222年,以丞相封
    nbsp韩当:都亭侯-222年、223年进封石城侯
    nbsp——韩综:226年袭父爵为石城侯
    nbsp蒋壹:宣城侯-222年,以追录前功封
    nbsp徐盛:芜湖侯-224年前
    nbsp——徐楷:224年袭父爵为芜湖侯
    nbsp顾雍:醴陵侯-226年,以丞相封
    nbsp——顾济:243年袭父爵为醴陵侯
    nbsp——顾裕:袭弟爵为醴陵侯
    nbsp芮玄:溧阳侯-226年前
    nbsp潘濬:刘阳侯-229年前
    nbsp——潘翥:239年袭父爵为刘阳侯
    nbsp朱据:云阳侯-229年,以尚公主封
    nbsp——朱宣:复封为云阳侯,以尚公主封
    nbsp诸葛恪:都乡侯-234年、252年进封阳都侯
    nbsp丁奉:都亭侯-252年、252年进封都乡侯、255年进封安丰侯
    nbsp全尚:都亭侯-252年、以皇后父封爵年进封永平侯
    nbsp丁奉:都亭侯-252年、252年进封都乡侯、255年进封安丰侯
    nbsp全尚:都亭侯-252年、以皇后父封爵年进封永平侯
    nbsp文钦:谯侯-255年
    nbsp陆凯:都乡侯-255年、264年进封嘉兴侯,以丞相封
    nbsp濮阳兴:外黄侯-256年
    nbsp诸葛诞:寿春侯-257年
    nbsp虞汜:余姚侯-258年到264年间
    nbsp张布:永康侯-258年
    nbsp何洪:永平侯-264年,以太后何氏弟封
    nbsp——何邈:袭父爵为永平侯
    nbsp何蒋:溧阳侯-264年,以太后何氏弟封
    nbsp何植:宣城侯-264年,以太后何氏弟封
    nbsp陆景:毗陵侯-264年后,以尚公主封
    nbsp张悌:山都侯-279年,以丞相封
    喜欢。

第593章 吴3[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