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6章 大战前的筹备[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河内郡作为伐燕的后勤保障基地,司州的物资经河阳三城,源源不断地从河南运送过来。
    nbsp然后一部分经太行陉运往上党,一部分向东运往汲郡。
    nbsp沈劲对即将开始的大战跃跃欲试,介绍完物资准备情况,赶紧问道:“叔平打算如何部署兵力,分几路进攻?”
    nbsp“没那么快,”王凝之摇头道:“青州的朱次伦还没到,得等他一下,然后我还需要一点时间部署针对秦人的防线。”
    nbsp为了这次伐燕,王凝之将手下能打的将领基本都调了过来,在关中方向主要依靠崤函道和黄河进行防守。
    nbsp这也是为什么他找朝廷索取战船的原因。
    nbsp黄河在这个时代的泥沙淤积还没有那么严重,不是枯水期的时候,下游行船基本没有问题。
    nbsp从洛阳北边的孟津关到陕城(今河南三门峡市西)这一段则水流湍急,暗流很多,勉强可以航行,事故频发;
    nbsp但只要过了陕城,一直到潼关,这一截河段就可以顺利通航了。
    nbsp而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水,横穿关中平原后,在潼关汇入黄河。
    nbsp所以王凝之的水军,只要能通过陕城那一段险途,便可以直接从黄河进入渭水,直达长安城外。
    nbsp历史上刘裕灭后秦,便是由王猛之孙王镇恶走水路直达渭桥,然后登陆作战,攻入长安城。
    nbsp当然,这是建立在王镇恶的孤注一掷和后秦内外交困的基础上。
    nbsp王凝之不追求这样的战果,只求通过崤函道、武关道和黄河这三条线,拖住秦人的进攻步伐。
    nbsp再加上仍在河东作战的慕容垂,王凝之有信心守住西线不失。
    nbsp沈劲点点头,他知道这次大战非同小可,不确保后方稳定,王凝之是不会贸然出击的。
    nbsp“桓子野那边怎么样,”王凝之问道:“物资送到汲郡存放,他还配合吗?”
    nbsp沈劲回道:“很配合,他还跟我说想参与这次伐燕呢,不过他刚来没多久,手里没什么人。”
    nbsp王凝之嗯了一声,“你去跟他说,让他出一千人,到时候跟着我。”
    nbsp人少不是问题,只要有这个志向,王凝之都愿意带着。
    nbsp沈劲答应下来,笑道:“兖州也在往汲郡运送物资,所以桓子野那边最近忙得不可开交。”
    nbsp王凝之算了下时间,“你可以早点带人过去帮帮他,反正大军到时候也是从汲郡北上,河内这边,我让子猷过来,提前适应下。”
    nbsp沈劲无不应允,毕竟他要随军出征,河内需要人留守。
    nbsp离开野王后,王凝之渡河返回金墉城。
    nbsp金墉城仍是一片宁静景象,相较于繁华的建康,这里要朴素得多,大街上没有令闲人避让的牛车,路上也没有褒衣博带的世家子。
    nbsp刘裕好奇地打量着眼前的一切,江南人嘴里的废都。
    nbsp王凝之笑道:“是不是觉得这座城太小了,有些失望?”
    nbsp刘裕摇摇头,“城外还有那么多村镇,不过是少了道城墙而已。”
    nbsp“知道我为什么一直没有重建洛阳城吗?”王凝之问道。
    nbsp刘裕在马上思考了片刻,“使君更乐意进攻,而筑城劳民伤财,眼下毫无必要。”
    nbsp王凝之笑道:“不用这么委婉,主要是没钱,一座坚固而又华丽的大城,可

第256章 大战前的筹备[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