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79章 三份奏章[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承乾神色一凛,郑重地点了点头:“王叔教诲的是,承乾记下了。定会谨言慎行,明察秋毫。”
    nbsp李复见他听进去了,便也不再多说。有些种子,提前种下就好,浇灌过多反而可能适得其反。他相信以李承乾的智慧,能够慢慢体会其中的深意。
    nbsp李复和李承乾两人说着这话题,李恪和李泰还在激烈的讨论西域那块地,除了棉花还能种点啥。
    nbsp李泰现在见不得大片的地荒着。
    nbsp之前就说,高昌那地方适合种棉花,而且,近两年来,大唐与高昌之间的棉花贸易也就此展开了,让高昌从里头挣到了不少好处。
    nbsp现在高昌没了,成了西州都护府,那岂不是代表着,大唐多了大片的棉花地?
    nbsp将来,棉花的买卖就不算是两国之间的贸易了,这只能是大唐自产自销了。
    nbsp“我有好些个想法。”李泰兴奋的说道,拳头紧握,脸都红了:“我也要写一份奏章,呈送给阿耶。”
    nbsp李恪点头应声。
    nbsp“是该写的。”
    nbsp李复闻言,笑道:“你们兄弟仨,就西州都护府的事情,各自写一份奏章,送去翠微宫。”
    nbsp“这是一件大事,你们有你们自己的想法,可以跟你们阿耶说,说不定有些点子,还能启发你们的阿耶呢。”
    nbsp“如今西州都护府百废待兴,正是需要治理的时候,怎么治理,谁去治理,都是急需解决的大问题。”李复说道:“你们有为你们阿耶分忧的心思,这很好啊,走吧,都去书房。”
    nbsp李泰脑海里全是种棉花的事儿,激动不已,立即附和。
    nbsp“王叔说的对,我这就去写,把所有想到的,都写下来。”
    nbsp现如今的李泰,仿佛已经看到无数棉田在西州的土地上绽放如雪的景象。
    nbsp李恪也收敛了神色,认真点头,他虽然对农事不如李泰热衷,但是作为皇子,将来总有一天要去封地就藩,治理封地,对于这等大事,自然也要有自己的思考。
    nbsp西州地处要冲,链接西域,治理策略与驻军等问题关乎大唐西北边陲长久安宁,或许可以从这方面下手。
    nbsp李承乾更是精神一振,方才与王叔聊了这么多,或许可以在这方面,多做思考。
    nbsp侯君集不适合长久的留在西域,打仗他在行,治理西域,他不是行家。
    nbsp或许可以暗戳戳的点一点侯君集,毕竟,治理西域的策略一旦定下,也是会传到西州去的。
    nbsp李承乾的脸上恢复了沉稳。
    nbsp“西州新定,百废待兴,如何设官、如何驻军、如何安抚百姓、如何发展农桑、如何管理与西域诸国的往来,千头万绪。我等虽见识浅薄,但若能提出一两点可用之策,或能启发朝中大臣,为阿耶分忧万一。”
    nbsp“走走走,去书房!”李泰已经迫不及待,拉着李恪就往外走。
    nbsp李复看他们干劲满满,脸上也露出欣慰的笑容,带着他们一同前去书房。
    nbsp放一只羊也是放,放四只羊也是放,一起呗。
    nbsp都是他的好大侄。
    nbsp书房里,没有谈论,没有言语的声音,只有纸笔摩擦的沙沙声和偶尔沉思的停顿。
    nbsp李承乾要思考的事情很多,李恪就简单了,完全沉浸在他的“农业大开发”的计划里,下笔飞快,只是,没有去过西州,没有亲眼看过那边的情况

第1579章 三份奏章[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