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嫡长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07章 激烈[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么多年过来,皇帝了解大臣,大臣也了解皇帝。
    nbsp从山东到淮安再到南京,抓了那么多豪强,声势搞得那么大,杨一清就是想不知道都难。既然知道了,实际上背后的目的也不难猜。
    nbsp因为他很清楚正德从来不做无意义的事,其背后一定隐藏着什么。
    nbsp到今天看了这份奏疏,一切就都明白了,是张璁,是免除优免。
    nbsp初次的会面不欢而散。
    nbsp下去以后,杨廷和总是逃不掉的。
    nbsp王炳现在已经卧病在床,那杨廷和就是陪同皇帝南巡、知道一切事情的那个人。
    nbsp“皇上确实已经下定了决心了么?”王鏊也怀着略担忧的语气问。
    nbsp杨廷和无话可辩,“臣不密则失身,这件事事关重大,无旨下官也不能兴风作浪,还请两位阁老理解。”
    nbsp“王炳便不提。”杨一清眼神灼灼的看着杨廷和,“你杨介夫难道就没想过劝劝陛下?不要说陛下心中已定乾坤,周尚文如此受宠,王德辉还不是将陛下劝住了?!”
    nbsp杨廷和抿了下嘴唇,他反而道:“杨阁老、王阁老,你们先不忙反对,张璁在奏疏中所言虽有危言耸听之嫌,不过士绅优免本身自有其缺陷,若非是陛下、这几十年该是什么光景,难道很难想象吗?”
    nbsp王鏊心说我可没坚决反对,他转而面向杨一清,“阁老,你看……”
    nbsp“济之,你该知道此事牵涉多广?正德四年,朝廷清理军屯,当时是西北乱、蓟州乱、山西乱,可以说九边处处震动。如今要夺去士绅优免之权,这可不仅是九边,而是要乱及两京一十三省了!而且大明优待读书人这是本朝的祖制,这要是改了,天下士子对朝廷寒心,这样的后果是什么?咳咳。”
    nbsp杨一清越说越是激动,竟是一口气没顺好,咳嗽的满脸通红。
    nbsp“阁老,你也不必如此激愤,事情还没到那一步嘛。介夫,你也要理解阁老的用心,这桩事,初次听闻确实心惊啊。”
    nbsp杨廷和作了一揖,“杨阁老,王阁老。不是下官要多言,但这句话陛下也会说的。”
    nbsp杨一清不客气的说,“你讲!”
    nbsp“士绅优免之制,使得朝廷岁入愈减、百姓负担愈重,几十年以后,到那时两京一十三省乱不乱?大明天下乱不乱?!”
    nbsp杨一清和王鏊有些震动,他们心里都知道皇帝应该已经和他们都仔细说过了。
    nbsp“这话是皇上说的?”
    nbsp杨廷和非常聪明,“阁老,陛下从来都是坦荡之人,先前在江南提起只不过事发当时,如今回銮也是和两位阁老在商议此事。虽有先后,但事出有因,并非只对下官讲,而不与阁老讲。”
    nbsp“放肆!”
    nbsp杨廷和是揣测了他们对天子心意的揣测。虽然有些绕,不过杨一清确实该有生气的理由。
    nbsp“阁老息怒。”
    nbsp这件事在现代人心中是难以理解的,只是大家都交点税嘛,这有啥。
    nbsp实际上在古人的心中,这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nbsp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nbsp我读了圣贤书、有了功名,就是和你们这些狗腿子不一样,我可以见县官不跪,可以不纳税,我高人一等。
    nbsp这叫优待。
    nbsp而尊卑等级制度又是一切的基础,不公平才是正常的,是朝廷想要的。
    nbsp就像朝廷还规定,什么人可以穿丝绸、什么人不可以穿,这是赤裸裸的不公平,而且被所有人接受,公平才不被人接受。
    nbsp所有的一切也都是在维护统治秩序。
    nbsp如果现在把读书人的这个优待拿掉了,他们就会变得和狗腿子一样。他们就会想,这个朝廷把他们当做狗腿子一样对待!
    nbsp这是大部分人会有的想法!
    nbsp到那个程度,天下士子寒心,谁还会想着忠君报国?!还会有人喊出那句‘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义死节,正在今日嘛!
    nbsp杨一清并不怀疑皇帝能够做到。
    nbsp十年治国至今日,天子大权在握,还有什么是办不成的?说句难听

第707章 激烈[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