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嫡长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6章 万里奉王命[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了起来,几匹快马在京师纵奔,沿街的百姓惊慌一般逃到一旁。
    nbsp张璁只觉得那声音由远及近而来,但人声鼎沸听不清楚,只看到人们击掌拍额、相当振奋。
    nbsp直到近了才听到,
    nbsp“大同捷报!大同捷报!”
    nbsp张璁边上的老人家舍了的栏杆边,似老顽童一样惊喜,“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大明又打赢了!”
    nbsp张璁也跟着笑,还上前去扶了扶老人家,因为这个老家伙扯着嗓子喊,身形也略有不稳,真的是老发聊夫少年狂了。
    nbsp“当年诗圣杜甫是经盛唐而衰,我归陵野老,却是经衰而转盛!幸甚幸甚!喜逢此盛事,岂能不以诗咏之?”
    nbsp文人的气魄,和世道的好坏是密切相关的。
    nbsp盛唐之时,诗人所做之诗大多气势恢宏,他们自己也是志向高远,杜甫就很明显。
    nbsp一开始他写志向,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战马,叫‘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nbsp可见国力强盛,疆土开拓,能够激发民众的豪情,所以即便是书生都渴望上阵杀敌。
    nbsp但是安史之乱以后,杜甫写的是什么?
    nbsp‘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nbsp城池里头,草木都深了,由盛转衰之后的破败之相触目惊心。
    nbsp写与老友李龟年相遇,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当年他与李龟年一起在岐王的门下,也算一时风光,现在呢?盛唐不再,覆巢之下无完卵,他自己辗转漂泊,李龟年也流落江南。
    nbsp两个老头子凑在一起,回想过去,再看看现在,真的是要抱头痛哭了。
    nbsp即便到现在也一样,日本人写出那本《日本人可以说不》是1989年,最顶点。后来呢,全是废宅。
    nbsp所以百姓的情绪、自信和国家的强盛与否直接相关,
    nbsp现在京师之中忽闻万里之外的捷报,读书人自然是一下子便振奋起来。
    nbsp不过年轻人多少带些轻浮,大抵是要经过岁月沉淀的老人,才更能体会到何为强盛二字。
    nbsp张璁看着老人家开心的如孩子一般,
    nbsp他展书泼墨,
    nbsp厚重的毛笔,落下就是一首:
    nbsp神州几离合,山河又重归,万里奉王命,杀尽百万兵!
    nbsp这首诗杀气太重。
    nbsp张璁心说,这也就是个老人家,若真是少年郎,怕是得弃笔从戎,收取关山五十州了!
    nbsp而这边是写,那边会馆中,还有人念辛弃疾的词,说什么‘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nbsp都疯了,都疯了。
    nbsp……
    nbsp宫里也好不到哪里去。
    nbsp朱厚照是第一次迎着奏报快步走出乾清宫,风吹着他的龙袍衣角向后,后方则是一帮老臣,个别腿脚不好的人还要扶持,一步不敢停的跟上皇帝。
    nbsp一行人匆匆忙忙,声势不小。
    nbsp待皇帝走到大理石台阶之上时,身穿戎装的大明士兵腿弯跪地,双手举过头顶。
    nbsp朱厚照一把拿过奏报,唰一下翻开之后,快速扫过几眼,一经确定,他心中的激动便再也抑制不住,单手举着捷报转身面向自己的臣子,
    nbsp“大明江山永在,日月山河永在!
    喜欢。

第406章 万里奉王命[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