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魏武侯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最终用途[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后秦人口稀少,所以征兵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从实际上都不是首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河西和西域散落有一些汉、羌等族的兵马。雇佣这些人也是个办法。可这些人不易操控,而且散布出后秦获利丰厚的消息后,原本就桀骜,不易控制的这些人,可能会给后秦带来更大的麻烦。
    nbsp唯一的正途就是调兵。
    nbsp后秦的北线和我们一样需要防御突厥。从北线调兵。突厥就可能突破防线。南线后秦没有多少军力可供使用。所以从东线调军是后秦唯一的选择。”
    nbsp杨恪颔首。
    nbsp“不错,后秦唯有从东线调兵,而且他们笃定,即使从东线抽调马兵,大魏也不会趁机发动攻势。”
    nbsp“可要是后秦真的送来大批白叠怎么办?”
    nbsp杨霖问道。
    nbsp“大皇子放心,其他两国是不会大量购买的。大魏是后秦唯一的销售目标。”
    nbsp“销售……目标?”
    nbsp杨霖咂摸着这四个字。
    nbsp杨恪更关心的是穆建明所说的话。
    nbsp“这是为何?你不是说白叠能织布保暖,蜀楚两国为何不会采买。”
    nbsp穆建明没有理会想着其他事情是杨霖,笑了一下继续说道。
    nbsp“如果魏国不采买的话,三国是没人会购买后秦的白叠。”
    nbsp杨恪、杨霖父子俩满脸的问号。
    nbsp“用白叠纺纱织布是需要机器和技术的,目前三国都没有。”
    nbsp前世历史中,棉布的普及使用是在元明时期。
    nbsp黄道婆!
    nbsp松洲布!
    nbsp是绕不过去的话题。
    nbsp前世穆建明虽然借助各种媒体见过古代的织布机。可是从棉花到布帛中间大小几十道工序,不是他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能跨越纺织业几百年的工艺的积累、沉淀和发展。
    nbsp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就太有些魔幻色彩了。
    nbsp“不能织布,我们要这干什么?”
    nbsp杨霖有些不解。
    nbsp沈兮瑶看着眼前二人,轻飘飘吐出两个字。
    nbsp“制甲。”
    nbsp杨霖轻哦了一声。
    nbsp杨恪也微微点了点头,
    nbsp随后。
    nbsp杨恪目光唰的汇聚到穆建明身上。
    nbsp杨霖也回过味儿来。
    nbsp“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nbsp“白叠可以制成棉甲。”
    nbsp没错!
    nbsp他想方设法弄来棉花,主要就是为了制甲。
    nbsp其次是为了棉纺织也的发展提供一点点的原料和技术积累。
    nbsp至于捎带的解决个人保暖的问题,那个已经不重要了。
    nbsp“此话当真?”
    nbsp杨恪有些不敢置信。走到沈兮瑶近前,一瞬不瞬的盯着这个近期屡次谏言的女子。
    nbsp穆建明认真地点了点头。
    nbsp也不怪杨恪失态。
    nbsp作为帝王关心国家的军国大事有错吗?
    nbsp没有错!
    nbsp铠甲属于国之大事。
    nbsp全甲军队,不要说在魏国,就是全天下也没有几支。
    nbsp这些军队无不是各国的王牌,直接掌握在皇帝的手中。
    nbsp以魏国为例,一般军队中只有校尉以上的军官才配有甲胄,普通的士卒哪有甲胄可穿。
    nbsp“盔甲不是以铁,革等物来做吗?怎么还有棉甲?”
    nbsp杨霖有些不解的问道。
    nbsp沈兮瑶目光转向杨霖。
    nbsp“有的。铁甲、皮甲的防御力确实很好。可是重量也大。还有一点,生产铁甲皮甲都需要用到皮革,大魏一年才能产出多少?棉甲的防御力虽然不如铁甲以及皮甲,但胜在轻便。棉甲的制作也相对简单。只要后秦能把棉花……呃……白叠送过来,棉甲就能大量制作。”
    nbsp“原来棉甲的防御力不如铁甲。”
    nbsp杨霖有些惋惜的感叹。
    nbsp“大皇子,现在我们要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
    nbsp“不错,兮瑶说的对。现在我们要解决的是普通兵卒的盔甲问题。”
    nbsp转过头,杨恪又问道。
    nbsp“后秦一旦得知我们大量装备棉甲,定不会再卖给我们白叠。而且,棉甲制作简单的话,几国也会效仿。后秦的白叠必不会缺了买方。”
    nbsp“所以,为防万一,我还和李匡要了白叠的种子。”
    nbsp杨恪一下来了兴趣。
    nbsp“哦?这白叠大魏也能种植?”
    nbsp“当然能。不过魏国土地有限,种了白叠,种粮食的土地就少了。”
    nbsp杨恪背着手在御书房中走了几个来回。
    nbsp“兮瑶,你可有解决的办法?”
    nbsp“这个不用我说,陛下也应该知道。”
    nbsp“除了开疆拓土就没有办法了吗?”
    nbsp“有!”
    nbsp杨恪、杨霖都看向沈兮瑶。
    nbsp“陛下可另立一个衙门,专事农作物的研究,提高产量。研究耕作方法,指导农人耕作。以高产作物,精耕细作提高亩产。”
    喜欢。

第四十二章 最终用途[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