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贾兰:今晚省亲,要不要逃?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零九回 看穿跟脚 岁月静好[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 nbsp王琼闻言,晒笑一声,默默回到座位。
    nbsp像他这样以程朱理学为信仰的人,被贾兰用阳明心学来称赞,比直接打脸也好不了多少。
    nbsp只不过慑于方才贾兰所言,王琼只得默不作声。
    nbsp坐下后的他偷偷地摸了摸颈脖子上的玉佩,望着贾兰的目光很是茫然。
    nbsp【可怕,他居然一眼就能看出此玉佩的底细……】
    nbsp这就是一块普通玉佩。
    nbsp乍看之下这块玉平平无奇,最多是造型古朴,似是古物,但眼尖的贾兰一眼就瞧出了这玉佩上雕刻的是白鹿图案。
    nbsp苍狼与白鹿正是蒙古人最重要的两个图腾,《蒙元秘史》开篇就明说了:“成吉思汗的根祖是苍天降生的孛儿帖赤那(苍色的狼)和他的妻子豁埃马阑勒(惨白色的鹿),他们渡腾汲思水来到位于斡难河源头的不儿罕山,生有一个儿子叫巴塔赤罕。”
    nbsp斡难河、不儿罕山俱是草原人心中的圣地,而苍狼白鹿则成为草原上最重要的图腾。
    nbsp王琼玉佩的形制一点都不像中土之物,贾兰大胆推测,这玉佩定然是某种信物,作为与特定部落交易时身份识别的凭证。
    nbsp能给出这样一个玉佩的定然不是什么小部落。
    nbsp而能够参与这种贸易的王琼,也定然不会是仅仅家产田亩数百的人。
    nbsp他不但参与了西口贸易,还肯定是其中核心的人物。
    nbsp三晋商人自前明末名声就一直毁誉参半。
    nbsp八大皇商了解一下。
    nbsp但抛开历史不说,三晋商人在西口贸易一事上却有其独特见解与经验,纵然对其观感极差,高皇帝并没有赶尽杀绝,反而选拔了一批当地的商人吸收进皇家的内务府之中。
    nbsp这些三晋商人承担了和从前八大皇商类似的功能,就是为九边沿线提供各种物资。
    nbsp不过,贾兰对王琼本就无意穷追下去,该说的他也是点到为止。
    nbsp而且他觉得,真深究下去一个不好恐怕还会把自己给陷进去。
    nbsp谁知道王琼的背后是不是内务府。
    nbsp的确,也只有内务府这种庞然大物才有底气向天子提出建议,暂缓动兵。
    nbsp修竹阁内,感觉气氛大为缓和的长柏以及明兰,还有远处的罗十一娘都暗自替贾兰松了一口气。
    nbsp在他们眼里,贾兰显然已经彻底扳回了局面。
    nbsp特别是长柏,王琼方才一阵变色他看得一清二楚,看见贾兰没有穷追不舍也让长柏更加心安。
    nbsp此时的贾兰朝王琼笑了笑,虽说他对王琼的针对并不以为然,但有一项,他觉得还是应该当面说清楚。
    nbsp“方才王兄说的一番话,有一点我不太苟同。”
    nbsp贾兰用他那略显得还有些稚嫩的声音说道:“国之所以安危者,莫要于兵。故诛暴国必以兵,禁辟民必以刑。然则兵者外以诛暴,内以禁邪。故兵者尊主安国之经也,不可废也。
    nbsp然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古善用兵者,必先屯粮。
    nbsp观乎天台先生之为政,以实九边为第一要务,如何实之?田政也。
    nbsp国朝生齿日繁,地少而民多,九边水土不丰,又尤甚之,天台先生数次奉旨巡边,皆以核查军户田亩为第一要务。
    nbsp九边等地,多有上官侵占军户田地之事,盖执法之臣,将以纠奸绳恶,以肃中外,以正纲纪。
    nbsp如此方能使三军服威,士卒用命,边关无虞也。”
    nbsp贾兰委婉地反驳了王琼对李玄着穷兵黩武的指责,最后说道:“百姓苦,边关的将士更苦,便是今日正逢元宵佳节,你我共聚一堂,可街上巡逻守夜的士卒们,冒着严寒,又何尝不苦?边关上冒着严寒御边的将士们,又何尝不苦?
    nbsp一个士兵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对于边关的将士而言,他们的故乡还是边关。
    nbsp众生皆苦,没有人会被命运格外的眷顾,你觉得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罢了。”

第三零九回 看穿跟脚 岁月静好[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