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4章 王僧虔谦辞高位 王俭逝后获荣衔[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那时有个范缜,说世上没有佛。
    有一天,子良就问他:“你不信因果报应,那为啥有的人富贵,有的人贫贱呢?”
    范缜笑了笑,说:“人生就像花蕊一样,随风飘荡。
    有的被风吹进帘子里,落在席子上;
    有的却被吹到篱笆外,掉进粪坑里。
    殿下您贵为皇族,就像花蕊落在席子上;
    我呢,只是个小官,就像花蕊掉进粪坑里。
    贵贱虽然不同,但哪有什么因果报应呢?”
    子良觉得他说得不太对。
    范缜还写了本《灭神论》,书里说神是附在身体上的,身体在,神就在;
    身体没了,神也就没了。
    子良看了,就让王融去跟范缜说:“你这么有才,还怕得不到中书郎的官职吗?
    为啥非要跟大家唱反调,自找麻烦呢?”
    范缜听了,哈哈大笑,说:“如果我要靠卖论文来升官,那就算得不到尚书令,至少也能混个仆射当当吧!”
    王融听了,也没再说什么,心里却暗暗佩服范缜的骨气和才华。
    范云是范缜的族兄。
    有一天,萧子良对齐赜说:“皇上,您看能不能让范云去当个郡守呢?”
    齐赜一听,眉头就皱起来了,说:“我听说范云那小子爱卖弄小聪明,本来该按法律治治他,就算不治,也得把他远远打发走。”
    萧子良一听急了,赶紧说:“皇上,您可别这么说。
    我每次犯点小错,范云都是第一个跳出来劝我。
    他那些劝谏的信我都留着呢,您可以看看。”
    说着,萧子良就从袖子里掏出一沓纸,那是范云写的劝谏信,递给齐赜。
    齐赜接过信,一页一页翻着看,足足有一百多页呢。
    每句话都写得又直接又诚恳。
    齐赜看完,叹了口气说:“哎,没想到范云能这么直言不讳。
    我应该让他一直辅助你,怎么能让他去外地当官呢!”
    有次太子长懋去东田看收割稻子,对身边的官员们说:“看这稻子割得,也挺有意思的哈。”
    大家都跟着点头,没人多说啥。
    可范云不一样。
    他往前走了一步,大声说:“这春种秋收,可是关系到国家大事和老百姓的生计啊。
    希望殿下您能知道种地的辛苦,别光顾着玩儿。”
    太子一听,脸色都变了,连忙点头感谢范云。
    再说齐赜,他有个爱好,就是特别喜欢打猎射野鸡。
    这事儿范云知道了,他又去找萧子良,说:“你得再劝劝皇上,别老想着打猎了。”
    萧子良说:“那我怎么说啊?”
    范云说:“你别急,我给你写稿子,你照着念就行。”
    于是,范云坐下来,磨墨铺纸,开始写劝谏的信。
    不一会儿,信就写好了。
    范云把信交给萧子良,说:“你拿这个去,保证皇上能听进去。”
    范云信的大意是:皇帝频繁外出巡游,影响百姓生计,且安全防护疏松,易生危险。
    杀生伤仁,不利祈福。
    臣子敢言他人不敢言之事,为皇帝远害保身。
    齐国的皇帝赜看到呈上来的奏表,心里挺感动的,从此就不再出去打猎了。
    那时候,因为好几年都没啥战事,皇帝赜就想着要搞搞文化建设。
    他特意安排王俭去做国子祭酒,还在王俭家里设了个学士馆,把历朝历代的四部书都搬了进去,供大家学习。
    王俭对礼学那是非常在行,朝廷的礼仪、国家的规章制度,他都了如指掌。
    晋朝、宋朝的往事,他都能记得一清二楚。
    处理朝廷大事,他既快又好,说话写文章,都特别有文采。
    他每十天就回学士馆一趟,看看学生们学得怎么样。
    那时候,学生们都穿戴整齐地站在院子里,守卫的剑士和令史们,也都特别威严。
    王俭自己还梳了个散开的发髻,斜插着一根簪子,挺有风度的。
    朝廷和民间的官吏士人,都跟着模仿他的打扮。
    有一次,王俭跟人说:“咱们江东这块地方,风流潇洒的宰相,也就谢安一个人。”
    他这么说,其实心里也是有点儿想跟谢安比比。
    不过,有些人觉得他可能还是比不上谢安。
    到了永明七年,王俭生病了,没多久就去世了,那时他才三十八岁。
    礼官想给他追加个“文献”的谥号。
    可是吏部尚书王晏跟王俭有点过节,就特意进宫跟皇帝赜说:“这个谥号,从宋朝以来,都没给过不是皇族的人。”
    皇帝赜一听,就让改成“文宪”,还追封了他太尉、侍中、中书监的官职。
    他原来封的南昌公封号也保持不变。
    王俭的丧事,都是按照以前太宰褚渊的规矩来办的。
    没过多久,就到了永明八年。
    这时候,突然传出巴东王子响谋反的消息,又惹出了一场战乱。
    那子响到底是不是真的谋反了呢?
    这事儿啊,咱们下回再说。

第94章 王僧虔谦辞高位 王俭逝后获荣衔[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