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7章 考试的难度,直接拔高一个新台阶![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刚才陆知白说要限制中举儒生的待遇。
    一些官员暗暗侧目,已经有些不开心了。
    虽然他们已经当上官了,但还有家族后代啊。
    只听陆知白继续说:
    “一张一弛,才是制衡之道。所以也要给中举考生一些权利。
    比如通过乡试,成了举人,即可录用。可在州县的衙门做典吏,或在县学做低位教谕。
    过了会试,成为贡士,就可以在省级部门。
    若是能通过殿试,便可以去京师的部门……大概就是这样。”
    朱元璋听了,眼眸微微一眯,思索起来:
    “乍一听,倒也有些道理……”
    吏部尚书却满脸不可思议,无语至极反而笑了,问:
    “侯爷难道不知,官与吏不同吗?已然成了举人,怎么可能还去做吏?”
    陆知白说:
    “自然知道,但这不是我提的,是胡惟庸提的啊!”
    众人皆无语:“……”
    他们很怀疑事情的真假。
    胡惟庸既已犯谋反之罪,说什么都没用的。都快死了,还在为国家考虑,他还谋什么反?
    对了,胡惟庸到底提了多少新策来着……
    古代的吏,全是临时工。
    也就是说,不享受朝廷固定俸禄。
    一般来讲,是雇主或衙门掏钱。
    陆知白望着朱元璋,说:
    “民间有句话叫做,‘铁打的胥吏,流水的县令。
    胥吏往往有家传,与豪绅巨室交好,是地头蛇一般的人物。
    或许可以在官与吏之间,设置一个‘参官的级别……”
    朱元璋微微一笑,眼中却不见笑意:“百里侯……”
    吏部尚书提醒道:“侯爷,咱们不是在说科举吗?”
    “嗯,”陆知白继续说,“殿试之后,可再考一场,优中选优,他们极可能是栋梁之材……”
    朱元璋点头,倒是赞同了这个提议。
    其他人也在琢磨。
    而后陆续发表意见。
    礼部尚书说:
    “通过乡试就可做官,恐怕有些不妥……”
    陆知白两手一摊:
    “我也觉得!胡惟庸这压根就是馊主意!”
    朱元璋似笑非笑:“……”
    陆知白:
    “或许可以在殿试之后,再安排一场考试,未进殿试者皆可参加,若是通过,便可得用。”
    说白了,就是复活赛。
    朱元璋摸着两寸长的胡须,饶有兴致,思索起来。
    其余官员一番考虑,纷纷发表意见:
    “殿试后再加试,倒要更稳妥庄重一些。”
    “若是有人因种种缘故发挥失常,倒也有补救的机会。”
    “只是……”
    礼部侍郎悄悄看了陆知白一眼,说:
    “如此一来,殿试之后要加试两场,其中一场规模甚大,倒是要好生筹备……”
    陆知白眉梢微动,并不言语。
    他真想建议老朱学武则天,一年考一次。
    这样每年都有人能上岸,朝廷也不缺人才了。
    但科举制度和流程太繁琐了,五级考下来,以古代的组织能力,根本做不到。
    这就是宋朝开始,科举渐渐固定为三年一考的原因。
    筹备科考,是礼部的职责。
    陆知白提出加试,既增加了礼部的活儿,却也变相地扩大了权柄……
  &nb

第387章 考试的难度,直接拔高一个新台阶![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