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7章 剩下的一个空缺,就给包拯吧[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元璋思索一番,神情就有些复杂。
    欣喜难抑。
    却又皱着眉头提出疑问道:
    “这是咋回事?怎么咱的画像是在一百文上头,其他的钞都比咱大?!”
    陆知白笑盈盈地说:
    “因为越小的钱,流传越广啊。”
    但说着,也皱起眉头来,同样有些为难:
    “但整套宝钞如何定版,确实是个问题。这些图案,我也不知如何排序……
    原本,还应当有一张是华夏始祖轩辕黄帝,却不知该排在哪里。
    依照儿臣的设想,往后经济发达了,也要提高宝钞的最大面额才是~谁还能在黄帝上头呢……”
    朱元璋点着头,把新版宝钞一张张摊在桌子上,再次仔细查看,说:
    “你所言也有道理。咱觉着,减少一些面额,这是对的,明明就可以加加减减……
    此外这钞,虽说没那么大了,却更为厚实,想必可以用得更久。”
    陆知白不断点着头。
    静默了好一会儿。
    朱元璋装作漫不经心地说:
    “至于在纸钞上印咱的画像……
    是不是有些,惊世骇俗了,恐怕,不妥吧?”
    虽然皱着眉头,嘴里说不妥,却没有丝毫怒色。
    陆知白又不是瞎子,自然看在眼中。
    古人就是这样,哪怕合理合法地登上皇位,也要群臣再三劝说,三请才受。
    绝对不能表现得太迫切,给人留话柄……
    陆知白忍着好笑,神色严肃地劝道:
    “陛下和母后乃是开国帝后,如果这都没资格登上大明宝钞,天底下其他人就更加没有资格了。
    包括以后的皇帝,也都是没有资格的。唯有开天辟地头一回,这才作算。”
    朱元璋微微颔首,抬眸瞥了他一眼。
    又继续看宝钞。
    陆知白又说:
    “儿臣听闻,以往的朝代,许多民众两耳不闻窗外事,过得糊里糊涂,甚至连当时是哪朝哪代都不知晓。
    所以儿臣大胆地想,天下流传最广莫过于钱币,若在其上绘图,便可使天下人都识得帝后形象……”
    朱元璋眉头微微一挑。
    陆知白又想起一事,连忙说:
    “这图像乃是线条画,重在神韵,绝不会泄露真实面貌……”
    这主要是防刺杀。
    朱元璋淡淡的说:
    “你倒是考虑周详。只是这图案,咱觉得有待商榷……”
    陆知白点头:“此乃大事,需要陛下定夺。”
    朱元璋眯着眼睛:
    “咱与皇后,皆有正像一幅。
    不过,若太文雅,恐失威严,所以,咱还需有戎装一幅……”
    陆知白两眼发亮,演技到位:
    “哎呀,陛下真是高见!以陛下之文成武德、文治武功,理应如此啊~”
    朱元璋带着一丝得意之色,只微微一笑,又说:
    “但还剩下两幅图,究竟该用什么形象?
    孔子,乃是万世师表,若是印上,有教化之用。可是有些儒生……”
    他说着说着,眼睛微微一眯,徐徐道:
    “科举有个不好的地儿,那些中举的,许多觉得是凭自己本事考上的,跟咱没啥关系……”
    陆知白避开此事不提,说:
    “儿臣倒有想法,万里长城,也可做一个图案,愿大明河山永固。”
 &n

第367章 剩下的一个空缺,就给包拯吧[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