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8章 官渡篇 II : 胜者也有悲伤,拼光家底的血战[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书房内。
    曹钰看的聚精会神,自己完全没料到。
    官渡之战当年竟然打的这么艰难,老曹都有想寻短见的时候了。
    这在史书中,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估计后世之人,大多会鼓吹老曹的神勇、临机立断。
    然后把袁绍描述的好大喜功、不堪一击,对比之下衬托出两者的高下。
    可事实却恰恰相反,这一战打的是决策、是勇气、是运气,同时也是在比谁命硬。
    其中的艰辛,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知晓。
    老曹的这篇韬略,以自身的官渡之战为例,其实里面讲了很多战法。
    以自己为案例,才能让人不自觉的带入其中。
    从而引发思考,换做自己是否能够做的很好。
    很清奇的角度啊。
    曹钰默默点头,眉头忽然皱紧。
    淳于琼?
    乌巢酒仙?
    有意思。
    我率领五千精锐,曹、夏侯两姓宗亲将领,伪装成袁军溃兵。
    一路上屡次险些遭人识破,幸好都巧妙的糊弄了过去。
    越靠近乌巢,巡查的斥候队伍也就越多,可谓是寸步难行。
    我让夏侯惇抓了两名敌军飞骑,再次确定了乌巢的兵力布防、以及守将名单。
    出乎预料的是,乌巢驻扎了三万余守军,绝对不是许攸忽悠我的守备空虚。
    我早该想到的,袁绍把所有粮草囤积在一处,是陷阱也是绝对的自信。
    淳于琼是我的故交,曾与我和袁绍同为西园八校尉之一。
    我对此人了解颇深,因长了一个酒糟鼻,被人误以为喜好饮酒。
    但当年我便深知此人勇毅,指挥调度颇有大将之风,想不到现在竟然成了我的敌人。
    曹钰微微一愣,这跟自己读的野史里记载的有出入啊。
    听老曹话里的意思,这淳于琼应当也是一个猛人。
    皱着眉点了点头,守卫粮草绝非小事。
    能被袁绍委以重任,此人又岂是籍籍无名之辈。
    沉下心,继续观看起老曹的自述:
    我深知必须要出奇制胜,不能给淳于琼反应的时间。
    当即下令五千精锐骑兵,火速前进直奔乌巢大营。
    万万没想到,淳于琼虽然谨慎,但却受袁绍和麾下几个派系的掣肘。
    营中有不少来混军功的酒囊饭袋,轻易被我诈开了营门,当淳于琼听闻消息的时候。
    我已经下令让大军杀入营中,突袭之下一片乱战,瞬间造成了大量的伤亡。
    但淳于琼却很快稳住了阵脚,做出了极为高效的应对。
    派出督战队监督,命令被袭击慌乱的士卒死战,不断的加派人手防御反击。
    另一面关闭了营门,集合各营人马,利用人数优势对我进行绞杀。
    我已经顾不上被困在其中了,正如我已经没有退路一样。
    只要烧毁乌巢,我便赢了,哪怕希望渺茫也值得一搏。
    我从未觉得,时间是如此漫长,半个时辰过去了。
    我越发的心急,乌巢距离官渡并不算远,半日即可抵达。
    如果袁绍知道了消息,很有可能分兵救援,到时我将死无葬身之地。
    不顾妙才和元让的阻拦,我亲自拔剑上阵杀敌,士卒在我的鼓舞下纷纷效死。
    淳于琼也亲自下场,作战之勇猛,丝毫不逊色于元让。
    我没有别的心思,只能一味杀敌,不断的向前。
    这一战,几乎打光我的精锐。
    我亲眼看着我的族子、子侄,战死在我面前。
    看着我蓄养了数年的精锐,人数不断的减少。
    看着曹洪、许褚浑身浴血,死死的护在我身前。
    看着元让和妙才,身上的刀伤和箭矢,血流不止仍旧死战不退。
    有那么一瞬间,我有些后悔和害怕。
    我怕我真的会败,不光自己死在这里,还把曹家、夏侯家的儿郎都害死在这儿。
    这一场血战,是我此生打过最稀里糊涂的战斗。
    我神情恍惚,如同置身事外,只是麻木的挥刀。
    直到最后胜利了,元让顶着刺入肩头的长枪,亲手擒下了淳于琼。
    周围的士卒都在欢呼,奋力的咆哮。
    袁军四散,争相逃命,看我们的眼神如同看着地狱里爬出来的恶鬼。
    乌巢火势四起,袁绍的粮草被我付之一炬。
    此战精锐五千,余七百;
    随行将校三十八员,还九。
    曹钰的身子微微一抖,呼吸不由得粗重了起来。
    自己无法想象,当时老曹是什么心情。
    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现在剩下的曹营二代们。
    数量如此庞大,大多数都不成器,却能身居要职。
    因为成器的,在这一战中几乎都快要死绝了,甚至连个名字都没留下。
    他们继承的,是家中父辈、兄长留下来的战功。
    曹钰缓了良久,这才有勇气继续看下去。
    就正如当时曹操,书写这本兵书时的沉重心情一样。
    接下来的局势,随着乌巢的一把大火彻底逆转。
    兵多而不精,将多心不齐,这是人数的优势也是弊病。
    袁绍觉得自己从善如流,听从了郭图的建议,相信淳于琼能守住乌巢。
    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差点没笑死。
    张合、高览率十万大军,猛攻我的官渡大营。
    于禁调兵有方,荀攸临危不断,但仍旧不足以抵御日以继夜的猛攻。
    前营被毁,那便受中营。
    中营被毁,那便守后营,趁着敌军攻势暂熄的时候,反攻夺回阵地。
    我做到了我的承诺,火烧了乌巢。
    他们也做到了他们的承诺,誓死不退,守住了大营。
    最后乌巢被

第108章 官渡篇 II : 胜者也有悲伤,拼光家底的血战[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