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锦鲤小郎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4章 诰命夫人是什么[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此时吴秀不知道,还有一重惊喜在后面。
    因为诰命夫人是另外请封的,诰书也要迟一些才送来。
    最近发往扬州的公文有点多啊!
    据记载,未来唐玄宗时期,有个诗人元结,上任道州刺史后短短五十天里,收到了朝廷各部门派发的文书两百余封。
    平均一天四封。
    道州在后世的湖南道县,距离长安约有2700里的路程。
    若江都令崔珏能知道未来的事,估计会说……我比元结收公文还频繁,接连几份都跟张家有关。
    朝廷驿传,是张家的特快专递?
    ……
    曹宪收到升中大夫的公文,一时之间百感交集。
    到他这个年纪,对生死都没有执念,何况官职。
    但是想到墓志铭上,朝散大夫变成中大夫,还是有些意外欢喜。
    那些老朋友绝对想不到,他到一百岁收的关门弟子,竟然能带他升官。
    “川柏做出新的农具,无私地传给乡邻,我见他善良大方、品性难得,收他为弟子。”
    “一开始,我对他的期望如阿善、照邻一样,不求当多大的官,只要能在史书上留下几行记载,就算不枉来人间走一遭。”
    没想到,张川柏会远远超出期望。
    李善收到征为秘书郎的文书,知道是让他和卢照邻去长安印书,也是又惊又喜。
    当官那么容易的吗?
    没有把耶耶卷成五品官,就入仕了?
    还是在长安为官,天然比地方官有优越感!
    ……你哪怕做广州刺史、象州刺史,在朝官眼中都是流放岭南。
    他欢欢喜喜地来到曹家。
    “夫子,我们都到长安,还怎么跟夫子上课呢?”李善依依不舍。
    他很珍惜在夫子身边的时光。
    曹宪温和地说:“我收你们为学生,多数时候也是让你们自学。学问上,你们有一辈子的时间,慢慢去研究。
    我要叮嘱的是,你们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坚守本心、保全自身。”
    李善听到这番话乖巧点头。
    对话中的深意,没有切身的机会。
    只有将来面临人生重大抉择时,才猛然想到夫子的教导。
    坚守本心,保全自身,其实是很难很难的。
    李善又说:“照邻去了嵩山,川柏也不在,都是我去张园上课呢,那些义子们怎么办呢?”
    曹宪笑道:“他们学到的农学知识,已经够用很久。等川柏回来,再接着教他们。”
    “川柏做太子侍读,还会回来吗?”李善问。
    “会的……他封侯了,却没有升实职。朝廷想让他用张园和扬州屯田监的官田,做更多的实验。任命他阿耶为扬州屯田监,也是这个原因。”
    不能把扬州的官田都赐给张三郎,就让他名正言顺经营官田。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师弟封侯了啊!”
    李善又激动感慨。
    四舍五入,就是曹门三杰都封侯了!
    今天就让庖厨做五侯鲭……哦,三侯鲭。
    ……
    又过了几天,一个张衍亲自选的吉日。
    张家湾敲锣打鼓,由族老和张衍领头,抬着祭菜去家庙。
    有家庙,意味着张家真的阔过。
    历史上,直到明朝嘉靖十五年,明世宗宣布“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准许百姓联合宗亲立先祖庙建祠堂。
    在唐代,黎庶没有建造家庙的权利。
    只有三类宗祠:皇帝的太庙、王侯将相的宗庙,以及士大夫的家庙。
  &

第254章 诰命夫人是什么[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