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锦鲤小郎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章 还差点什么[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阿耶也当上里正,你家也可以养大牲口、大鱼大肉。”
    “不是吧……里正有禄米吗?”张川柏疑惑。
    “粪便!陆家有门路,从城里运回粪便。”张柱羡慕得流口水。
    平日里,小儿郎们在路上见到一块牛粪都会立刻冲上去踩一脚。
    谁先踩到算谁的。
    甚至,还有两个庄子的人,因为一块牛粪吵起来,最后发展成械斗。
    张柱又问:“你阿兄救了陆家的牛,他家应该给你家送粪便吧?你们不问一问?有多的给我家分一点?”
    谁家会嫌肥料多?
    “也不是谁做里正都能运回粪便,这是陆翁的本事。”张川柏正色说,“我们不能主动问,那不是挟恩求报吗?”
    “什么恩,什么报?”张柱挠头。
    “挟恩求报。”
    “啧……你阿耶读过书,全家说话都怪怪的。”
    虽然怪,但家里大人都让自家孩子多跟张川柏兄弟玩。
    跟着好人,不会学坏。
    “去去!别吵到我钓鱼鱼。”张川柏摆手,盯着水面的动静。
    柱子的话,令他心中一动……
    是啊!
    怎么只想到改进农具,没想到肥料呢?
    有句话咋说来着?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真是想了一出还得有下一出。
    当一个神童太难了,小三郎为这个家操碎了心~~
    ……
    插秧季到了尾声,秧马已经在附近几个庄子传开。
    处处水田里,都有农人骑在秧马上,像骑着小船一样滑动,左右手灵巧协作。
    再也不用像往日一般佝偻着腰劳作。
    秧马,也从张家湾传到江都城,同时传开的,还有张家神童的名声。
    见到这一幅生机勃勃的《插秧图》,张川柏脑海中浮现一首诗:“抛掷不停手,左右无乱行。被将教秧马,代劳民莫忘。”
    说到写诗,张川柏就得佩服同族的张若虚。
    哪怕让他回娘胎重生一遍,他也写不出《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究竟是哪家族人的后代呢?
    张川柏蹲在家门口,看看豁着门牙抢牛粪的柱子,摇了摇头……不是这个,不像;
    再看看毫无章法挥舞木棒却又虎虎生威的二兄,又摇摇头。
    ……
    “你这小三郎,又在想什么?头摇成拨浪鼓了!”正在收拾行李的张远志取笑。
    “阿兄,你带上我进城吧,我要寻一些东西。”张川柏回过神。
    什么诗的干的,肥料更重要啊!
    他早就想进城逛逛,现在有了好的理由~~
    梦里有个说法,“秧苗三带”:
    一带:移栽时根茎带土;
    二带:移栽前喷洒除虫的药水;
    三带:指的是带肥。
    小三郎摇头晃脑地说:“插秧要带肥,是给秧苗送的嫁妆。如今插秧结束,要给它们追肥。”
    “你莫非是想去收粪便?”张远志皱眉,“城里的粪便都有主,别说你小孩儿,就是大人,没门路也收不到。”
    除非……
    “我知道,我寻一些其他东西,让我们现有的粪便发挥最大的肥效。说起来,还得大兄帮忙。”张川柏笑眯眯卖关子。
    他当然知道粪便难得!
    粪便在唐代也是金坷垃。
    《朝野佥载》载“长安富民罗会,以剔粪为业”;
    《太平广记》载“河东人裴明礼,善于理业,收人间所弃物,积而鬻之,以此家产巨万。”
    张家攒了一些粪肥,张川柏想做的是,氮肥尿素磷肥等等等……喜欢大唐锦鲤小郎君请大家收藏:

第11章 还差点什么[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