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带着古人们看华夏历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2章 长安三万里(6)[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人生之机缘的确难说,大唐盛世之时高适蹉跎半生却也只是个从八品的小小官员。
    但安史之乱爆发仅仅不到一年,高适便成为了三镇节度使。
    并奉命统帅大家平定永王之乱。
    “若是如此,我愿永不当这三镇节度使。”
    听到自己能够当上节度使竟是靠安史之乱换来,靠盛世大唐的夭折换来。
    高适当即就表示不愿意当此职位。
    而杜甫则是拍了拍高适的肩膀,笑着打趣道:“高兄,安禄山已死,你就想当这三镇节度使都当不了咯。”
    “那便最好!”
    【永王正月东出诗,天子遥分龙虎骑。】
    【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燕鹜池。】
    天幕继续播放,高适听到永王来攻自己还在感叹其志大才疏,结果下一秒手下人就说好友李白投了永王
    还给永王写了是十一首诗时,整个人都无语了。
    最终的结果自然是永王战败,李白被抓。
    (李白直到自己被抓的那一刻都是懵逼的。)
    (政治敏感度太低了。)
    (李白:我太想进步了。)
    (成王败寇而已,要是永王成了那李白就立了大功。)
    (永王,就凭他?那还不如投靠史思明。)
    李白被抓之后,他的夫人宗氏前来找高适求情,希望他看在昔日的情谊上救李白一命。
    而李白也被关押在他们的隔壁。
    而船只停靠的地方也正是昔日的黄雀楼。
    在隔壁,高适的书童质问李白:“李白,你本已皈依道门为何造反?”
    而李白则失魂落魄的回道:“我修道总无进展,山海之间究竟何处是仙人?我与夫人隐居庐山,永王派人几顾茅庐。我一生只求一个机会一展身手,虽然壮士暮年,但怎能推脱?”
    “你不知道永王是造反吗?”
    “造反?永王不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吗?”
    看到这里不少古人都是手扶额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李世民坐在花园的亭子之中,一整个无语:“就这种性格实在是不适合入朝为官啊,当个逍遥自在的诗仙就行了。”
    “是啊,果然上天让你得到的同时也会失去一部分,这李白才华无双,政治之上却实太迟钝了。”
    坐在旁边的长孙皇后同样是发出感慨,后世却是说的没错,政治敏感度太低了。
    “高适,高节度使,我们年少相识就在此地,江夏黄鹤楼。”
    “高三十五定能救我。”
    看着天幕上的李白,现实中的李白也是扶额叹息:“有必要把我写的这般不通世故吗?这种处境下高适与我关系越好,越是要避嫌啊!”
    宗夫人相求无果,最终一人乘船回到泸州隐居。
    回忆结束,监军说出最终是郭子仪出面救了李白,最后李白被流放夜郎。
    而朝廷也传言因为李白之事,高适和郭子仪心生仇怨,大唐如今两支精兵一支在郭子仪手中,而另一支在高适手里。
    吐蕃大军围困长安,高适不出兵相救就是因为此事,而这也是持节监军来此的原因。
    看到剧情中这般

第192章 长安三万里(6)[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