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无双帝业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3章 迁都大计[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陛下身体有恙,暂时都不会理政,国家大事,一切交由裴相裁决!”
    许慎扫视何敬之、郑瑞等人道。
    “裴相乃是齐相钦点的接班人,遇事果决,临危不乱,的确是肩负朝政的不二人选!”
    “希望官家能早日好转,还我大周江山安宁!”
    何敬之、郑瑞等大臣此时哪敢跟许慎争辩,当下的局面,明眼人都看得清,许慎才是那个无冕之王。
    随着许慎以天子的名义,将裴元智放到了处理朝政的首席位置,柴轩这个监国太子就变得尴尬了。
    尽管有心人怀疑许慎软禁了光烈帝,但他们拿不出证据,更何况当前的局势,完全就是有利于许慎一方的。
    裴元智也因此,真正掌握了宰相的实权,可以裁断大周的所有政务。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周的局面,属实诡异到了极致。
    在光烈帝被软禁的第十五天,以光烈帝的名义,再度传出旨意,迁都。
    这让无数人大吃一惊。
    自古以来,迁都都不是儿戏。
    尤其是眼下的大周,可谓是风雨飘摇,岌岌可危。
    在这种节骨眼上选择迁都,定然会多生事端。
    偏偏迁都的地方是武昌。
    许慎早就在数年前,便开始经营武昌。
    武昌城内,都是许慎的眼线、棋子。
    如果将京师迁移至武昌,无论是皇权、文官集团,还是将门,都将遭受严重的削弱。
    然而迁都的旨意一出,便遭到了无数人的强烈反对。
    枢密使贺方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
    大周当前的军事部署,全部都是根据以建康为核心而布置设防的。
    一旦迁都,势必会引起连锁反应,各条防线都将重新部署。
    最重要的是禁军精锐,基本都是来自建康附近。
    当初北方逃难而来的百姓,也大多选择在建康附近扎根。
    这些人是大周军方精锐兵员的来源。
    他们的家业都在建康附近,迁都会损害他们的利益,如此必会与朝廷离心离德。
    不仅是这些将士,便是官员、商人,也耗费心力,在建康置业安宅。
    迁都之后,建康的房价、田地,势必会大跌。
    这严重损害了大家的利益,如此又有几人愿意迁都,支持迁都?
    无数奏折如雪花般落在裴元智的案板前,看的裴元智眼花缭乱。
    他和许慎是同盟,自然明白许慎迁都的用意。
    但同时也清楚,迁都的影响,这动的可不是一个两个人的蛋糕,而是无数人的利益。
    如果将都城迁都临安,或许还有人赞成。
    毕竟临安近海,商业活动发达,比建康更为富庶。
    可武昌有什么?
    这些年,除了作为一座军事重镇发展外,其余各项配套措施都没有。
    哪里有待在建康舒坦。
    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无数地方官员也向朝廷上递奏折,请求皇帝三思而后行。
    在沿海平倭的张绍,是大周最近的风云人物,他代表太子也向武昌的临时中枢递交奏章,表达自己的看法。
    而襄阳的韩愚,却是出奇的冷静、克制。
    镇守襄阳多年的他,随着岁数的增长,越发感到襄阳难守。
    究其根本的原因就是襄阳距离建康太远。
    很难及时获得朝廷的支援。
    如果朝廷将京师迁至武昌,那么襄阳防线的压力,至少会减少五成以上,甚至更多。
    完颜匈想南下攻城,也要掂量掂量。

第173章 迁都大计[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