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章 我军能胜否[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待众将离开后,大厅内只有李信、贾诩、逢纪、张既等人相顾无言。
    朝廷平定叛乱,大军七路来伐,北方鲜卑死不依不饶,局势不可谓不凶险。
    主公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单是鲜卑各部便能让夏军疲于应对,再加一个朝廷若何?
    两线作战,南北拉锯,李信心里没有一点底气,对于未来的局势,甚至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只是此前众将当面,他没有表现出来,甚至要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给众将信心。
    因为接下来的战争,还要靠各部将领,在前线战场上真刀真枪的拼杀流血…
    但当众将离开,大厅内只剩下一众心腹谋臣时,李信有些颓然的盘坐在木案前,目露疲惫…
    南方朝廷各路精锐大军来伐,北方鲜卑胡狗纠缠不清,战事僵持消耗…
    如山洪决堤般沉重的压力,从四面八方涌来,让人有一种压抑喘不过气来的窒息感…
    李信甩了甩脑袋,只能将目光转向侧手。
    他似是对自己,又好似询问道:“文和,此战我军能胜否?”
    他心里沉闷,看不到未来的出路,亦找不到真正的答案。
    只能向这个时代,最顶级的智者问策,希望其能帮自己分担一些压力…
    “主公,此战我军必胜!”贾诩拱手,言语中充满了毋庸置疑的信心。
    “哦!”李信心中一震,面露喜色:“必胜?此言何解?”
    贾诩眼眸微眯,面上罕见的露出一抹郑重之色。
    他理了理思绪,拱手道:“主公,战争打的无非是国力,是战场上的流血,是将士们的牺牲与消耗…”
    “更是统帅之间的运筹帷幄,这些我军并不比朝廷和鲜卑,任何一方差…”
    “以上这些皆体现在君主、制度、军事、财物、工技、文化、人口和土地资源等…”
    “其中任何一项,都能影响战争的平衡,和胜负天平的倾斜…”
    李信表情逐渐凝重,起身向贾诩深深一礼:“还请先生示之!”
    “主公,折煞诩矣!”
    贾诩不敢怠慢,急忙躬身还礼道:“决定胜负的关键有很多!”
    “但诩却将君主与统帅,放在第一位!”
    他不动声色的反问道:“主公以为,和连若何?”
    “二世之资!”
    “汉帝若何?”
    “似昏似明!”
    “主公何惧?”
    “无惧之有!”
    “哈哈!”贾诩朗笑一声,猛然挺直身躯,再问道:“主公,大汉内治若何?”
    “内治紊乱,僵化腐朽!”
    “大漠鲜卑,若何?”
    “尾大难治,人心思异!”
    “主公治下,若何?”
    贾诩一连数问,不待李信思虑,直言道:“主公治下吏治清明,政令通达,民众安居…”
    “官尽其责,吏使其命,民安其心,如此何惧之有?”
    贾诩简略分析其中利弊,专捡好听的忽悠道:“主公以为,鲜卑军力,如何?”
    “兵强马壮,人心不齐!”
    “大汉军力,如何?”
    “军势强盛,将领各异!”
    “我军实力,如何?”
    “将士用命,调度统一!”
    “主场作战,何惧之有?”
    这话,贾诩说得还真有点道理,因为鲜卑和现在的朝廷,绝不是铁板一块…
    甚至,若无外力干扰,此二者的分裂趋势,不可避免…
    贾诩不着痕迹的扫了眼面露振奋的某人,接着道:“鲜卑联军,兵强马壮,人心不齐…”
    “大汉军势强盛,将领各异,尾大难调…”
    “而我军将士用命,调度统一,此战何惧之有?”
    贾诩再问:“主公,大汉财力若何?”
    “财大气粗!”
    “鲜卑财力,若何?”
    “劫掠成性!”
    “与主公比,若何?”
    说到这里,贾诩不着痕迹道:“我军从南至北,转战千里,得钱粮无计…”
    “又征服河套,降伏匈奴,尽得各部三百年底蕴为用…”
    “如此,府库殷实,兵强马壮,何惧之有?”
    这话,贾诩说的铿锵有力,很有底气,很有信心,很有感染力,让主公更有信心。
    若单论底蕴这里面,大汉无疑是最强的,底蕴也是最深厚的,鲜卑人次之,夏军只能靠边站。
    但,夏军不是软柿子,与前两者相比,夏军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强。
    就是因为三者领袖之间的差别,和连二世之资,刘宏时昏时明,李屠夫枭雄心性。
    或许现在的李信还未展现出雄才大略之资,但已经初备穷兵黩武的暴君潜质。
    在他的带领下,夏军治下民众或许不富,但军队却极速膨胀壮大…

第11章 我军能胜否[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