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我真没想当主角啊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3章 硇砂之战,越演越烈[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自从德宗皇帝下旨,吩咐杜希全收购硇砂以来,一个多月过去了,可惜,居然半斤硇砂都没有收购到!
    惊慌失措的杜希全无奈,只能上表请罪,同时请求德宗皇帝再次拨付银两。
    “可恶!”
    朝堂上,收到杜希全的奏章,德宗皇帝当即大怒!
    “杜希全身为灵州刺史,近水楼台,朕让他收购一点硇砂,可一个月时间,居然一点也没收到!
    简直没把朕放在眼里!
    传旨!
    灵州刺史杜希全立即回京,交由大理寺议罪!”
    “陛下!”太常卿郭暧当即出班,“陛下且慢!”
    “杜希全办事不利,的确有罪。
    不过在此之前,杜大人久镇朔方,功劳不小。
    还请陛下三思,再给他一点时间,准其戴罪立功!”
    翰林学士陆贽也跟着附和道,“陛下,郭大人所言有理。
    如果只是因为这点事就加罪于杜大人,似乎过于苛责,还望陛下三思。
    另外,臣请陛下派人去良原城一趟,说不定太子殿下另有妙计呢?”
    自从太子削藩成功之后,舒王李谊几乎放弃了取代太子的希望,也沉寂了下来。
    不过,在郭暧和陆贽说完之后,李谊也出班奏道,“父皇,朝廷收购硇砂,目的就是要用于提炼新盐。
    儿臣以为,肯定是有人提前知道了朝廷的目的,因此大量抢购硇砂,恶意提升硇砂价格,想从新盐利益中分一杯羹。
    如果朝廷利用军事手段,固然可以使得某此奸商不敢胡作非为,但同时却会授人以柄。
    因此,依儿臣之见,最好还是再拨付给灵州刺史一些银两,用于收购硇砂。
    儿臣这几年积攒了一些银子,愿意拿出两万两银子,送于灵州,希望能替父皇分忧。”
    “嗯。”德宗皇帝欣慰的笑了。
    “郭卿,陆卿所言有理。
    谊儿,朕也早就听闻外界对你有贤王之称,经常接济一些流民。
    如今看来,你这贤王之名,果然名不虚传。
    既然如此,就依你三人所奏。
    关于杜希全议罪一事,暂且押后,再派人送给他两万两银子。
    并且转告他,务必在三个月之内,收购万斤硇砂,否则朕绝不轻饶!
    另外,派人去良原,让诵儿再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多筹集些银子,或者从其他渠道买些硇砂。
    唉!没有硇砂,这新盐什么时侯才能再制出来呢?”
    外患吐蕃已经有段时间没动静了。
    内政方面,无论是藩镇,还是世家门阀,因为太子的强力震慑,如今也消停下来了。
    于是,德宗皇帝把全部精力都投放在了如此尽快增加朝廷收入这方面了。
    而能够最快增加朝廷财政收入的,无疑就是新盐了!
    太子已经派人从西海那里运回了大批岩盐,如今就差硇砂这一样材料,就能制出大量新盐。
    可就在这关键时刻,居然有人刻意哄抬硇砂价格!
    如果不是朝臣们一致反对,德宗皇帝差点要派兵镇压那些刻意抬价的奸商了!
    不过,舒王李谊说的对。
    经过太子李诵大半年来的经营,朝廷内外的困局好不容易才喘了口气。
 &

第223章 硇砂之战,越演越烈[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