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三种意见,李谊定调[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父皇,儿臣反对让端懿公主前往吐蕃和亲!”
太子李诵跪于阶下陈辞道:“武威郡王带兵镇守安西二十余载,功在社稷。
可现在朝廷却把他的亲生女儿推向吐蕃,倘若郭将军得知此事,必然痛心不已!
端懿公主自小在她父亲身边长大,耳濡目染,早已埋下了对吐蕃的恨意,朝廷怎么能让她担任和亲重任呢?
如果处理不好,必然让功臣寒心,耳濡目染思!”
一向力主会盟的马遂出班反驳道,“启奏陛下,微臣有不同意见!
端懿公主的确是郭郡王亲生女儿,但她回到中原以后,已经被陛下收为义女,是我大唐真正的公主。
既然如此,端懿公主自然有义务为我大唐与吐蕃会盟尽一份力!
如果太子认为端懿公主不合适的话,陛下身边适龄的公主份除了端懿公主之外,恐怕也只有唐安公主了。
难道太子于唐安公主吗?”
“当然不是!”李诵当即辩解道,“唐安公主是父皇最疼爱的女儿,又流落民间多时,好不容易重新回到父皇身边,怎么能让她再离开父皇身边呢?”
“那微臣就不明白了,两位公主都不合适,难道太子殿下对朝廷与吐蕃和亲一事不赞成?”
眼看着马遂与太子在大殿上争执起来,很多人看起了热闹。
其实倒不是马遂真的与太子不和,只是意见不同而已。
毕竟,马遂,浑?,李晟还有骆元光几位大将和严震一样,都有子孙留在京城,而且就安排在太子亲卫勋卫翊卫之中,相当于人质一类的性质。
除非马遂真的放弃了他最疼爱的孙子马赦,否则绝不可能真的和太子唱反调。
只是,这一次会盟是由马遂牵头的,他只能力争到底。
而会盟一事也得到了德宗皇帝首肯,太子自然不能再反对。
不过马遂的质问也不能不理会,情急之下,太子辩道,“和亲一事,本就是吐蕃提出的条件!
既然是条件,那就有商量的余地!undefinedundefined
总不能为了会盟,吐蕃提出任何条件,我们都要答应吧!
马将军既然主持会盟事宜,为何不否决了吐蕃这个条件呢?”
“那倒不必!”会盟事宜完,镇国将军郑成武站了出来。undefined
朝堂上所有人都知道,这位镇国将军从始至终都极力反对会盟,想不到这次却站到了马遂一边,替他说话。
就连马遂本人也感到非常意外。
马遂与太子的争议,让德宗颇为头疼,此刻见郑成武站了出来,当即询问道,“不知郑卿有何见解?”
郑成武意味深长的瞥了一眼马遂,“马将军刚才说的那番话颇有道理。我大唐历次与吐蕃会盟,都有公主前往和亲,这次看来也不能幸免。不过,既然端懿公主与唐安公主都不合适,而陛下暂时又没有适龄公主外嫁,何不再收一义女和亲呢?”
郑成武这番话立即得到大部分朝臣的赞同。undefined
毕竟,自大唐立国以来到现在,一共担任和亲的十三位公主当中,只有当年肃宗的女儿宁国公主才是真正的公主。
包括第一位和亲的文成公主也只
第114章 三种意见,李谊定调[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