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之这个四合院有点不一样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章……[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导了,估计下个月就可以给你转正,这里还有厂里奖励给你的六张工业券!”
    说着!刘师傅从口袋里掏出六张工业券递给杨文……
    杨文有点小吃惊,要知道现在这个年代买很多东西都是要票据的,特别是自行车收音机这些东西,那都是要工业券的,每个工人每20元工资配一张工业券,以杨文现在的工资每个月也就一张,四合院里也就几个高级工人工业券比较富裕,比如一大爷易中海,月工资九十元,也就是每个月有四张工业券,一年也就是四十八张,而这个年代一辆自行车除了需要一百六到到两百的钱之外,还需要12张到50张的工业券才能买到,因地区时期会有不同,有了这六张工业券,杨文再攒几个月就可以买一辆自行车了,钱杨文倒是不缺,前身的父母给杨文留了不少,只要攒足了工业券,杨文也就可以去买自行车了……
    杨文小心的收起工业券,和刘师傅还有张主任查看起了新车间的生产线,新车间的生产线是杨文根据现代标准结合这个时代技术设计的,从第一个步骤板材冲压成型到后面的压边、锅口修圆,到最后的内外漆涂层喷涂,一个电饭煲内胆很快就可以制作完成,批量试产没问题后估计厂会搬到南方去,毕竟那里离香港近,也更便于通过香港把东西卖出去,省去了内陆运输的成本,到时候首都这里的试产车间多半会拆掉,最多也就留几条生产线供应国内,不过以这个时代国内的购买力,估计没多少人买,最多也就一些比较富裕的职工干部家庭买得起,而且北方以面食为主,米饭还是吃的比较少,一是饮食习惯,而是这个时代运输不便和物资匮乏,不是产地哪有那么多米供应,而且现如今国内发电量也是个头疼的问题,不过这些都与杨文无关,所谓的让他专门负责新车间也只是试产期间的技术问题,机器故障维修之类的,而且大部分时间也是由维修班看着,只有他们搞不定杨文再来………………

第36章……[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