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十年代生活日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5章 电影试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r/>    他也不生气,但是对菜园子里种地的事儿就放下了。
    还说明年不种了,确实划不来。
    可见是账算清楚了。
    电影的上映时间终于有眉目了。
    胡导演专程跑家里来说了一回。
    在七月份上映,全国同时放映,工程量不小,所以一直延迟到现在。
    还邀请她们全家去看成片。
    杨风问了一下还有谁去,有很多领导都会到,包括她的老师褚部长也会到。
    褚老师如今不给本科上课了,研究生倒是多了几个。
    这就相当于一个点映会。
    杨风问了韩境元,韩境元专门腾出时间要去看。
    有时候他是真羡慕杨风干的这一行,不管是写文章还是拍电影,很快就能让全国的人民知道。
    他们就不一样了,新推出个什么西部知道东部就不知道了。
    像洗衣机都生产出来多久了,来京市取经的许多厂都不了解不清楚。
    更不用说那些维修技术和组装技术了。
    科技人才过于匮乏,让人有心无力。
    去看电影自然是支持夫人的事业了,再者他和杨风许久没有单独看过电影了。
    一家人同去也勉强算是约会吧。
    杨风看电影不仅看画面,更要看故事完整性和台词问题。
    故事主角大多都是女性,她可不想因为一个男导演而让她笔下的人物被刻板印象化。
    杨风还算关心拍摄过程,没有让导演放飞自我,她的身份地位也使她的意见分量更重。
    结果是喜人的,担心的情况没有发生。
    故事跌宕起伏,结束时掌声经久不衰。
    胡导演在画面隐喻方面有一定的天赋。
    主角有一顶遮阳帽,上山下乡,去哪儿视察都要带着这顶帽子。
    丰收时女主开怀大笑,头仰起来,阳光洒了一脸,温暖又蓬勃。
    工地出事时,女主面色沉重,宽大的帽檐遮挡住了大半张脸,只留紧闭的双唇让人心疼不已。
    从电影开头的新帽子到电影结束时散落在地上无人问津的帽子,体现了主角简朴奋斗的一生。
    杨风看着看着就有了想法。
    这个角色是她塑造的,旁人都感动地不行了,她还能理智的思考。
    那些情绪在创作过程中就过度使用了。
    再次观看,只为自己笔下的角色感到欣慰。
    片尾曲播放时杨风一直在想帽子样式。
    直到全部结束,胡导演过来问话,她才浮现淡淡伤感。
    从今后起,这些角色不再属于她一个人,属于胡导演,属于演员,属于观看的每一个观众。
    无数人都将拥有评判的权力,她们会像真正存在的人一般被讨论,被评价。
    无论评价好与坏,都不再是她能左右的事情。
    六月份的时候尚衣店里零零星星出现几顶帽子,不是和发圈一样大肆销售,而是挂在衣服上,远远看着像个人一样。
    买的人不是很多。
    大家一般不戴帽子,要戴也是戴报童帽,戴窄檐软顶的仿军帽。
    这种宽檐的,甚至是农村的草帽,谁都不爱戴。
    所以卖出去的只有蓝色的报童帽和正檐贝雷帽。

第325章 电影试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