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十年代生活日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9章 谈话(上)[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了一会儿,什么都安排的挺好。
    “我来培训,你一会儿回去,捡贵的拆开几包衣服,叫几个人一起背过来,把二楼先装好,在装好的店里培训更快。”
    何晓萍就跟她换了一下,她坐了两天公交了,从这儿到洋房是知道怎么走的。
    店员的培训一向比工人的培训要难,口头表达,数字运算,还有形容面貌,都是要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进步的。
    所以招人的时候就招的至少是读过小学的,认字识数,还不抗拒继续学习的。
    “来,你去买五块钱的纸和铅笔。”
    杨风给了她上楼时何晓萍夸奖的一个女孩儿。
    她的培训更加严厉。
    等纸笔来了分发下去。
    “我今天出一百道题,我读你们抄写,回去以后自己做出来,做不对了就去问人,必须全部做对,在培训结束时,这一百道题不能脱口而出的,一律淘汰。”
    杨风说出的基本上都是减法题,简单的比如2018,难一点的就是50(5+10+18+24)
    目的就是为了让她们在工作的时候能更快地把账结清。
    打几折打几折的算法更难,但杨风怕她们没有学过加减乘除,就没有将这个划在考试范围内。
    等上了班,每次活动前都会有店长针对每一件衣服的考察,到那时学起来就很快了。
    不知道是不是南方人对数字敏感,天生的会算账,杨风转了转,有几个女生边写题目,边就把答案写出来了。
    把学算数的任务交给她们自己,培训期间就有了更多时间去练习商品介绍。
    找份工作不容易,这年头大家对待工作都是非常认真的。
    再加上每天培训都有两个煮鸡蛋和一块鸡蛋糕的奖励。
    所有人都发狠了练习,想要拿到奖励。
    要是既能完成任务又能排第一,拿到两个鸡蛋和一块鸡蛋糕,一顿饭就省下来了!
    晚上人都走了以后,杨风留下何晓萍和严旭单独谈话。
    “晓萍之前我和你沟通过,需要在这边留两个月打底,但是现在情况你也发现了,可能需要常驻,你这边可以吗?如果家庭有困难也没有关系,我和其他人再沟通一下。”
    听到她的话,不仅是何晓萍激动,严旭也是如此,他甚至想好了,要如何说留在这里。
    何晓萍连连点头:“我可以的,我可以留在这边,您也知道我们家重视男娃,我都这么大了一直没嫁出去,我妈早就看我不顺眼了,我又不想随便嫁人。”
    她家里的情况杨风是知道的,家里有五个孩子,两个女儿,当年老大嫁人了,要下乡,她妈不想小儿子去,就成了她去。
    何晓萍是初中毕业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那种好学生,下乡走了七八年,回来愣是坚持没嫁人。
    可二十几岁的人天天呆在家里,最是容易消耗感情。
    没住多久她就察觉到了自己在被家庭排挤。
    找到工作以后,又有人盯上了她的工资,非要给家里上交一半,也幸好她的工资有两部分组成,可以只交底薪的一半。
    以为交个工资就可以了吧,结果开始催婚了,没读过书连死了老婆带仨娃的男人都有给她介绍。
    所以她非常想要靠近杨风。

第319章 谈话(上)[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