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十年代生活日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1章 啥事儿没有,身体倍儿棒[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这都怀上快三个月了就没感觉?”
    老医生皱着眉头,“不过身体好,也没什么要紧的,别瞎喝药,饮食上多注意一些,少吃冷食辛辣之物,多食活菜,补充营养,不能喝酒不能吃死菜,吃苹果核桃花生杏仁,也不可贪多。”
    ……
    医生看她年轻,还一个人来,就说了一长串注意事项,得亏杨风记性好。
    “行了,身体很好,不开药了,平时注意点就行了。”
    “谢谢大夫。”
    杨风礼貌道别,又去中药房跟徐婉说了一声就离开了。
    回去的路上去副食品商店称了一点熟核桃,广式糕点,又去肉菜市场买了几个新鲜的梨,南方竟然有春梨,她记得吃梨都是在七八月份。
    幸好来的时候还带了一个手提袋来,鼓囊囊地装了一袋子吃的也不显眼。
    周二去上班的时候就给自己打理了一点零食,满满一壶水。
    跟着跑的那两天带水壶形象不好看,没人背水壶的,她都要渴死了。
    早上开会的时候才知道只到了一半的工厂,预计展示类目有五十多项,具体产品有两百多项。
    涉及到各种丝绸面料,大人小孩的成衣,针织衫,衬衣,皮草种类繁多,杨风还听到一件“黄色衬衣,紫色背心假两件”。
    能看得出来广交会上来的厂家已经在考虑设计的新意了,和中原地区简单的褂式外套已经拉开差距了。
    也难怪申副厂长夫人看不上她们那边的厂子出的衣服。
    会议开了一早上,基本上就是领导的几个人在讲,她们在底下记,产品项目,定价,优势,面料都是要记住的,在场的基本都是业务员,不仅要负责给外商介绍还要促成成交。
    专业知识不过硬影响的都是生意,杨风学设计的时候就知道七十年代欧洲从国内进口了大量丝绸。
    很难不说是吃战争红利,数千万美金的交易还是给国内注入了大量资金。
    不过,这会儿国内外销的丝绸几乎是白菜价,由于面料很多都是大红大绿,出口了也卖不上价,制作工序繁杂耗人耗力的商品卖不上价就一直打压着国内制造的自信心。
    后续影响力就导致国产货几十年都无法崛起。
    开放以后,精美的设计走入国门,人们对国外的商品更是趋之若鹜,这个国家的时尚就是标杆,那个国家的设计就是到位,传得多了仿佛种花家只能做好别人的工厂。
    展销会上还有十年不败的山东芝罘绸,杨风久仰大名,若是这一项也惨遭“贱卖”,那她真的要生气了!
    在场的每一位业务员都是经过严格审查,长时间培训的,能被选上这样的顶级外事活动,那不是一般的骄傲。
    没有一个人敢不努力。
    上午确认了产品到位情况,下午就开始提问,每一个站起来的都能用英文将产品说得头头是道,杨风也不知道她们有没有见过。
    杨风是最后一个,抽到了

第101章 啥事儿没有,身体倍儿棒[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