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逍遥小村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零六章 中医江湖[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大根刚要说话,旁边的李有财急了,赶紧拦住李大根,对老者道:“你出题。”
    他不是急着让老者出题。
    而是想缓解尴尬,不想让李大根与他们扩大矛盾。
    李大根见李叔说话了,他沉默不语。
    老者见状,有些得意的摇头晃脑:“脉象从四方面观察。
    脉数,脉位,脉形,脉势。
    晋王叔和著的《脉经》,把脉象分为24脉。
    明李时珍著的《濒湖脉学》,把脉象增加到27脉。
    你知道现在的脉象是多少脉吗?”
    李大根听的无语,这种考小孩的东西,竟然问他。
    索性给他们多说一点:“后来李中梓增加了一种,二十八种。
    其实真正的脉象近百种。”
    荒唐!
    老者指着李大根怒斥:“二十八种,是正解。
    但不要自作聪明,说什么近百种。
    你这种不严谨的态度,能当医生吗?
    赶紧找一个老师,好好调理调理你这些烂毛病!”
    李大根懒得跟他分辩了:“你什么意思?”
    他想知道,这些人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不会是为了来教育他的吧。
    老者淡淡地看着李大根:“年轻人,我们是怀着爱才之心。
    想把你调教成真正的医者。
    把我们这辈子经验传授给你。
    你要懂得惜福!
    赶紧给陆老道歉,也许他还能原谅你,收你做徒弟。”
    又回到这个问题了。
    李大根现在怀疑他们来的目的,就是收他为徒。
    虽然觉着这个想法有些可笑。
    可是这些人一言一行,都在往这个方向上发展。
    李大根决定反击一下:“收我为徒可以。
    医者先了解药物,但那些野生的药材,其实是不能直接入药的。
    必须要炮制,比如姜。
    我想问问你们有几种炮制方法。
    回答上来我就拜师!”
    陆松林听到这个问题,他笑了,儿子是做药材炮制的,有一个中药加工厂。
    他对这方面很有研究。
    他很自信地道:“你还没有拜师,这种情况,我是不愿意教你的。
    但我这人喜欢提携后辈。
    我就跟你讲讲姜的炮制方法。
    最简单的一种就是鲜姜,直接可入药。
    第二种就是干姜,晾干即可。
    第三种叫煨姜,就是用纸包住姜,用小火煨。
    第四种炒黑的叫黑姜。
    第五种,甘草煮姜。
    第六种,糖姜
    就这些了,估计有些你听都没有听过,也算是给你长长见识。”
    叶长青觉得好笑,始终炮制方法,才说六种。
    而且鲜姜,干姜不叫炮制
    真正地算起来,他才说了四种。
    决定给他一点颜色:“子母姜怎么炮制?”
    陆松林脸色大变:“子母姜?
    什么子母姜,医书里从来没见过。
    你不会是胡乱说的吧!”
    不要说怎么炮制,听都没听过啊。
    其他老者你看我我看你,还有两个人低声讨论什么是子母姜。
    李大根冷声道:“不知道就不要乱说。
    子母姜就是姜发芽之后,嫩芽破土三寸为止。
    母姜状态变化不大。
    嫩芽和姜一起入药,这叫子母姜。”
    这……
    陆松林脸色极为难看:“这……没听说过啊!
    这个问题不算!
    太生僻了,平时极少用到。”
    其他老者也都交头接耳。
    议论这子母姜的事情。
    李大根心中冷笑,就这也敢当他老师,太狂妄了。
    再次问道:“我再问一个,什么叫老姜。”
    老姜?
    陆松林听到这个问题,他笑了。
    这问题太简单了,就跟问一个大学生一加一等于几一样简单。
    “老姜就是长老一点,彻底成熟才叫老姜。”
    旁边的几位老者点点头。
    他们很同意陆松林的说法。
    这问题初学医者都知道,不要说他们这些老中医了。
    问得太幼稚了。
    李大根摇摇头:“你说的那叫完全成熟。
    老,又叫死,彻底失去生命的迹象。
    人死了,许多地方仍然叫人老了,也有人说人走了。

第七百零六章 中医江湖[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