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洪武兴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8章 勋贵子弟[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元璋给朱文正准备的是平章政事一职。
    中书省设左右丞相,其下就是四名平章政事,权职相当于副丞相。
    目前左右丞相是李善长和徐达,三名平章政事分别是常遇春、胡美和廖永忠,加上朱文正正好四人。
    从这套班子可以看出,明初朝中武将所占比例非常之重。
    除去李善长以外,其余五人全是军中将领。
    徐达、常遇春、廖永忠自不用说,跟朱文正关系都不错,胡美以前是陈友谅旧部,早在洪都之前就归降朱元璋。
    他原名本叫胡廷瑞,因为避讳朱元璋的“璋”字,改名胡美。
    此人在汉军中曾执掌江西行省,手下部将众多,颇有威望,归降后又积极作战,立下不少战功。
    朱元璋为了表彰他,也为了安抚那些归降的汉军,便把他也给提拔到了中书省。
    如果单看中书省的上层结构,军中势力几乎一手遮天,反而是李善长成了孤家寡人。
    实际情况却是,将领们多半在外征战,很少能参与中书省决策。
    而在平章政事之下,还有丞和参知政事,以及都事等职位。
    这些人基本都是文臣,比如胡惟庸、李彬、汪广洋和杨宪,不少人为李善长效力,使得他能权倾一时。
    不过,这种情况等朱文正进去后,恐怕就会发生明显变化。
    按照朱元璋的判断,北方大都之战后,应该很长时间都不会再爆发几十万人的主力对决,有徐达和邓愈扫荡关中足矣。
    朱元璋又瞧了一眼朱文正受伤的右臂,语气中透着关切道:
    “如今天下将定,大哥又只有你这一个孩子,你就安心待在南京,把身体和家中料理好。”
    朱文正这才明白,老朱之所以要调他进中书省,原来也有为他操心的由头,是不想让他再上战场了。
    想到这里,朱文正不禁有些感动的说道:
    “侄儿谢过叔父!”
    朱元璋却很霸气的挥了挥手道:
    “一家人,谢什么谢?你抓紧点,明天说不定就能给大哥添个大胖孙子!”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又聊了,朱文正便打算起身告辞。
    老朱却突然说道:
    “别急着走!去看看标儿他们,他们都很想你!”
    朱文正这才想起,前几天来得匆忙,还没去见过堂弟们。
    老朱又特意强调道:
    “尤其是标儿,他也不小了,该接触接触国事,你也是他老师,要多用点心。”
    朱文正点点头,忽然想起一事,便趁机说道:
    “叔父说得是,太子渐渐成熟,侄儿曾想,可否将军中将帅的子嗣,抽调一批入东宫,陪同太子一起操练?
    若是太子能引领大家一同训练,收获必然巨大!”
    朱元璋何等聪明,立刻听出了这句话的深意。
    朱标是他最中意的接班人,但这个接班人,不是老朱下个命令就能坐稳江山的。
    因为朝中大臣,都是跟随朱元璋起事多年的元老。
    这些元老个个才干不凡,位高权重,老朱在时,还能听老朱的,万一老朱不在,服不服朱标还是件值得思考的事情。
    可若是把他们的子嗣,选入东宫,从小跟朱标一起训练,让朱标在功勋子弟中,逐步树立威信,拉拢感情。
    那么等将来,这批功勋子弟长

第348章 勋贵子弟[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