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洪武兴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4章 朱元璋称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元璋于十二月十九,回到应天,徐达等人早已做好准备,于二十三日,在应天鸡笼山下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
    数万吴军士兵,披挂整齐,旌旗招展,扛着寒光闪闪的兵器,接受了朱元璋的检阅。
    一时间,前往观看的百姓足有二十多万,那是人山人海,场面空前盛大。
    众百姓只见吴军纪律严明,军容鼎盛,朱元璋骑一匹高头大马,不怒自威,气吞山河。
    通过这场阅兵,朱元璋在当地百姓心目中,树立起天命所归的强大形象。
    紧接着他焚香沐浴,祷告上天,在徐达、李善长、刘伯温等人的拥护下,正式自立为吴王。
    这是意味深长的一步!
    要知道,朱元璋的国公称号,是韩林儿册封的,而吴王这个身份,是“自立”的。
    这标志着吴军,从一个地方武装政权,正式迈向了争霸天下的战场。
    老大地位升级了,下面的领导班子自然也要跟着升级。
    朱元璋立即着手建立“百司官署”,并设立了中书省。
    因为还不是皇帝,中书省下不能设置丞相,朱元璋又设立左右相国。
    他暂时沿袭元朝以右为尊的原则,任命李善长为中书右丞相,徐达为中书左丞相,均为正一品高官。
    左右相国下是平章政事,担任这一职务的是常遇春和俞通海,均为从一品。
    朱元璋还进一步完善了大都督府的官制,明确大都督府中最高官职为大都督,品秩为从一品。
    吴国这一时期仍以作战为主,各种官职也多由将领担任。
    这是个耐人寻味的结构,从官衔上讲,徐达以正一品的身份领军作战,品秩还在大都督之上,但从职权上讲,大都督统领三军,又可以管辖所有将领军队。
    多么神奇的设定!
    但却正好反应了朱元璋的治国策略,那就是平衡之道!
    在这种制度下,能有效避免一家独大,规避出现元朝政府,那种地方独大,最后失控的局面!
    明确制度后,朱元璋又拉着徐达、李善长的手,语重心长的说道:
    “礼法,国之纪纲!礼法立,则人志定,上下安。建国之初,此为优先要务……你们是我的首辅,当守此道,切莫半途而废!
    徐达是个很有政治智慧的人,当即心领会神,表示一定铭记在心。
    李善长一向唯朱元璋马首是瞻,自然连声称是。
    大都督的品秩虽然明确了,人选却还空置着,朱文正被停职后,朱元璋也没任命其他人来干这个位置。
    许多人觉得奇怪,正值国家用兵之际,三军统帅怎么能一直空着,却谁也不敢多问,刘伯温笑了笑,只是不说话。
    …………
    却说贵溪马场这边,王老板有了赚钱的动力后,派人四处张罗,足迹几乎踏遍整个江西,一口气给朱文正搜罗了四百匹阿拉伯战马。
    这些战马得来十分不易,若是再过些年,随着战事的频繁爆发,以及民间养马业的逐步凋零,势必将不复存在。
    王老板数钱数到手抽筋,索性将马场连同里面的驮马,一并打包都卖给了朱文正,反正他也没有战马做种,以后这生意还不知道好不好做。
    贵溪马场本来不小,容纳五六千匹马绰绰有余,朱文正却从洪都找来家丁,将驮马统统拖到应天售卖,马场空出来,统一喂养战马。
    南方气候本来就不适合大规模养马,只有尽可能降低马群密度,才能保住这些珍贵的战马。
    为了避免战马夏天受热,冬天遇寒,朱文正又花大价钱,专门修建了一批精致的马棚。
  &nb

第74章 朱元璋称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