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剑一酒一乾坤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5章 一悟心如明,终入合道境[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 他抬头凝望,深巷口的千年老槐树抽发嫩芽,山空碧蓝,早春已至,阳光正好。
    顾余生久未嗅空气中的芳香。
    他步履如风。
    漫步在青云镇外的堤岸上。
    堤岸之畔,是泛水东流的娟娟长河,长河的一侧,拂堤杨柳并青色,春烟弥漫起云霞。
    目视野阔的尽头,是一片芦苇荡。
    去年随着冷风飘落的芦花已不见,如今换了人间。
    正是莺飞草长的时节,风筝在天空摇曳。
    芦花荡的尽头,是东出青萍的桃花坞。
    远远的。
    顾余生已嗅到桃花的味道。
    他在春风骄阳中奔跑。
    一头扎进桃花坞。
    他停下脚步,嗅着桃花的芳香。
    忽然间。
    顾余生想到了很多人,想到了很多事。
    他摘取腰间酒葫芦。
    祭酒桃花前。
    一点。
    一点。
    又一点。
    顾余生对着桃花对饮。
    一杯。
    一杯。
    又一杯。
    他的目光再次变得清澈,明亮!
    铮!
    一把木剑引葫而出。
    落在他的手上。
    对着面前的那一朵桃花。
    一剑。
    一剑。
    又一剑。
    桃花林中。
    很快出现一道道白衣身影,漫天的身形变化。
    与剑影交织。
    久久不息!
    桃花一瓣一瓣的飘荡风中。
    顾余生时而傻笑,时而狂饮,时而呆愣。
    当夕阳落下的时候,桃花坞的碧波清水中,飘来一叶乌篷船。
    船头上。
    有一道倩丽的身影伫立。
    远远的,那一道身影如朦如胧。
    细细凝望。
    宛在水中坻。
    一时间。
    顾余生内心的思念如雨。
    他手中握着的木剑剑穗随风飘荡。
    双脚踏水飞溅。
    那摇曳的乌篷船近了。
    近了。
    那一盏高挂在桅杆上的灯笼是如此的朦胧。
    “莫姑娘!”
    顾余生纵身跃上乌篷船。
    伸手去握那一道倩影的手腕。
    掌心冰冷冷的。
    他心中一紧,稍微用力,却发现眼前的倩影,化作一件白色霓裳,在风中轻轻飘荡。
    顾余生愣住。
    大脑一片空白。
    乌篷船中。
    垂垂老妪一步步走来。
    迷雾中,她打量着失魂落魄的顾余生,眼眸中亦有几分遗憾。
    “莫姑娘呢?”
    顾余生的嘴角微微颤抖,他的眼睛空洞的看着驾船归来的孙婆婆,他的手,紧紧的捏着那一剑霓裳羽衣。
    “孩子,别急,让老身慢慢的给你说。”
    “莫姑娘她怎么了?”
    顾余生失去以往的冷静,他的眼中布满血丝,捏剑的手发白,握衣服的手指在轻轻颤。
    老妪见到顾余生这般,忽然举起一枚针,将顾余生定在船头。
    孙喜婆幽幽长叹息。
    “你的莫姑娘遇见了一些麻烦。”
    “连我也无法解决的麻烦。”
    夜色笼罩乌篷船。
    佝偻的孙喜婆在晚风中诉说着什么。
    过了很久,很久。
    她才将那一枚针从顾余生的身上取下来。
    她在等顾余生发狂,怒吼。
    然而。
    顾余生却站着一动也不动。
    孙喜婆目光浑浊,开口道:“孩子,事情就是这样……你听见我说的了吗?”
    顾余生点点头。
    “孙婆婆,我知道了。”
    孙喜婆问道:“你打算怎么做?”
    顾余生回答道:“去敬亭山。”
    “不不不。”孙喜婆微微摇头,“你去不了敬亭山的,太远,太远了。”
    顾余生握紧了手中剑。
    孙喜婆忽然将手中的针朝顾余生刺来。
    那一根针,在顾余生的眼眸中,一点点的变大,锐利得好似神魂都被定在冷风中飘荡一样。
    他试图唤醒手中剑。
    可他手中剑一动不动。
    这时,他心中的那一把剑在铮鸣,声音如虹。
    但那一根针,最终还是悬在了顾余生的眉心处。
    “还不够,你的修行还远远不够。”
    孙喜婆收回藏在指尖的针。
    顾余生声音决然道:“请问婆婆,我得修行到什么程度?”
    “接得下我这一针的时候,”孙喜婆站在船头,她的目光变得锐利无比,“这是最低的要求了,如果你做不到,就不要想着去敬亭山
    顾余生深吸一口气,说道:“我明白了。”
    顾余生转身,身影有些落魄。
    孙喜婆这时把手伸进袖子。
    “孩子,别失落,我虽然没有把你媳妇带回来,却给你带回来一件可以念想之物。”

第135章 一悟心如明,终入合道境[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