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宋大法官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二章 死灰复燃?[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   就在张斐忙于折腾那法律援助时,一股诡异的民怨是悄无声息地从四面八方涌入京城。
    这皇城里面是立刻炸了锅。
    大臣们对此是议论纷纷。
    京畿之地闹出民怨,皇帝自然很快也知晓了,对此也不敢大意。
    垂拱殿。
    「朕最近听闻京城附近民怨四起,这究竟怎么回事?」
    赵顼是一脸迷茫地问道。
    最近也没干什么,周边也没有什么天灾人祸,真是奇了个怪。
    御史林旦率先站出来,禀报道:「回禀陛下,据臣所知,周边民怨皆因清查土地,补交契税而起。」
    赵顼皱了下眉头,「清查土地,补交契税,皆乃利国利民之事,百姓为何因此生怨?」
    记得最开始朝廷宣布补交白契时,百姓都是很开心的。
    王安石立刻站出道:「依臣之见,定有小人从中作梗。」
    文彦博道:「王学士无凭无据,就这么说,有失公允啊!」
    王安石马上道:「我虽未查明此事,但如果林御史所言属实,定是有小人从中作梗。」
    赵?\见王安石言之凿凿,但又没有查明,不禁好奇道:「此话怎讲?」
    王安石道:「清查土地和补交契税,主要针对的是那些地主、富绅,而非平民百姓,若有怨气,也应该是那些地主、富绅。可见所谓民怨,也是他们弄出来的,朝廷不用理会。」
    真是火眼金睛王介甫,他确实没有派人去调查,但他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肯定是有人从中作梗。
    语气非常笃定。
    林旦道:「王学士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啊!那些地主、富绅的土地,可不是他们自己在种地,而是租给佃农去种。
    契税虽然是地主在缴纳,但是赋税一般都是算在佃农的租金里面,如今清查土地、补交契税后,马上就缴纳赋税。这令许多佃农不堪重负,故生民怨。」
    王安石哼道:「照你这种说法,朝廷不用收税呢?」
    「我绝非此意。」
    林旦道:「我只是认为,朝廷突然清查土地,补交契税,过于莽撞,欠缺考虑。我认为当时文公就说得极有道理,此事事关民生,朝廷应当三思而行。」
    王安石直接就怼:「那我问你,朝廷发俸禄,是否应该三思而行?」
    若朝廷拖欠俸禄,你们非得骂上天,可朝廷正儿八经的收税,你们就在旁充当好人,开始忧国忧民,可真是会当官。
    林旦也怒了,「你这简直就是强词夺理。」
    王安石哼道:「我是就事论事。」
    语气仿佛在宣告,你们这种把戏,我可是见多了,别拿来糊弄我。
    司马光愁眉瞅着王安石,「若你真是就事论事,就应该事情弄清楚,而不是在这遮遮掩掩。」
    王安石怒睁双目:「我什么时候遮遮掩掩了。」
    司马光道:「那你就让林御史先把话说完。」
    「我以为他说完了。」
    王安石嘀咕了一句,还是退了回去。
    司马光这一套软绵绵的太极拳,王安石有时候确实有些招架不了。
    林旦不爽地瞧了眼王安石,然后拿出一张契约来,「这是臣派人找来的一张租契,陛下看过之后,便知民怨因何而起。」
    赵顼一挥手,一个宦官立刻过来将租契拿给赵顼。
    赵顼看罢,不禁眉头紧锁。
    林旦又道:「陛下,许多地主虽用白契,但真正受益的乃是那些佃农,而非是地主。」
    王安石怒斥道:「简直一派胡言,受益的不是地
    主,难道是朝廷不成?我朝律法规定,税赋随地,他们怎么能将税赋转移给佃农,这契约应当视为无效,税赋得由地主承担,而不能转嫁给佃农。」
    文彦博道:「若视契约无效,佃农便无地可种,你这到底是在惩罚谁?」
    说着,他又向赵顼道:「陛下,臣以为此事还得酌情考量,就算朝廷要清查土地,补交契税,也不应该急于一时,可先在今年补交契税,但税赋暂且不算,否则的话,会使得许多百姓不堪重负。」
    契税是没法转移佃农的,谁买的地谁承担,但问题就在于一旦白契变成红契,自然就会进入缴税系统,这个就会转移给佃农。
    「夏税可免,但秋税呢?」
    王安石道:「契税补缴后,却不依法缴税,税制将名存实亡。」
    他脑子还是清醒的,这夏税之前就已经在收了,这边又在补交契税,可能也是来不及,但秋税是绝对赶得及。
    毕竟这也不是全国性质的。
    文彦博道:「你休要危言耸听,这算得是这补交契税后的土地,其余土地还是要正常缴税的,何来的名存实亡?况且这事本就是因一场官司而起,朝廷是毫无准备,百姓也毫无准备,缓上一年,合情合理。」
    「明年万一又出幺蛾子,是不是又得缓一年,一年又一年,何时是休啊?」
    王安石又向赵顼道:「陛下,朝廷依法收税,若这都能妥协,今后只要朝廷收税,必起民怨,断不能开此先例。」
    他太清楚这套路了,只要退后一步,那就只能步步后退。
    赵顼点点头,「此事还是先查清楚再议。」
    文彦博见罢,也不再多言。
    等到文彦博他们离开后,王安石这才气冲冲地出得大殿,来到台阶前,他突然停住脚步,旁边好像站着一人,偏头看去,不是司马光是谁,问道:「你怎么看这事?」
    司马光也不理他,眼观鼻,鼻观心,嘴里吟唱:「民不加赋而国用饶,民不加赋而国用饶,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

第二百一十二章 死灰复燃?[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