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汉中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六章东引[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自孙权从安丰撤退之后,东吴十万大军遇上曹?辈贾玫穆尥??郎斯?耄?罅康拇?弧⑽镒时晃壕?苫瘛
    侥幸捡回一条命的孙权,在入驻合肥城后,又以新城远离河水,不利于固守,弃守合肥城撤往巢湖的濡须口防守。
    如此之下,满宠认为濡须口一带久被东吴控制,武皇帝(曹操)四越巢湖都未攻克濡须口。如今此战虽是大胜,东吴也已伤及筋骨,但仍未至亡国之时,大军进攻难以速下。不如撤军回师,稳固河东、潼关防线。
    面对满宠的建议,曹?比慈衔?佣?绞挛裙蹋?窬?蛔栌谄眼唷??兀?缶?挥泻蠊酥?恰4耸倍?獯蟀芏?椋??牟晃龋?腥松サǎ?苏?到???薄S谑遣?泵挥胁赡陕?璧慕ㄒ椋??浅耸葡蚰希?急敢还淖髌?フ煎π肟凇
    濡须口之地,位于巢湖进入长江的交汇口,在它的东南方向就是东吴的首都建业。因此濡须口一旦被曹魏掌握,那么意味着东吴的首都要暴露在魏国的兵锋之下。
    果不其然,当曹?甭蚀缶?舷轮?保?丫??ザ浇?旎傅腻π肟诜老呓咏?诒览#?な胤老叩慕?棵且槁鄯追祝?诵幕袒獭
    如此局势之下,孙权展示出了雄主的风范。为凝聚人心,孙权亲自坐镇濡须,有条不紊地安排麾下将校驻守各地险要,并调荆州的吴军支援濡须口防线。
    巢湖,濡须中洲水域。
    孙权伫立于楼船上,注视着攻打濡须中洲失败,向岸边撤退的魏军水师,沧桑的脸庞微微放松,说道:“魏人虽是败退,但未撤军,命人加固中洲防御,安抚洲中人心。”
    “诺!”
    自曹?贝缶??稿π肟谝岳矗??私?徊酵呓夥朗氐慕?康氖科???侄?方?ⅲ?宦饭ゴ蝈π肟诔浅兀?酝冀?饩?铣龀埠?饔颍灰宦方?ニ?虻闹兄蓿??芑皴π肟谑孔涞募揖怼
    为何吴国戍边的士卒家卷在中洲也很简单,与魏国的错役制不同,吴国独特的部曲制之下,戍边士卒是与家卷生活在一起,并非分离。这一安排不仅在濡须口,荆州守边将士亦是如此。
    不过为了防止家卷与士卒逃亡北疆,吴军专门安排他们生活在中洲之上,而非陆地上。或许也有考虑到吴国拥有强大的水面力量,更有利于保护士卒的家卷。
    身旁的诸葛瑾捋着胡须,沉吟说道:“启禀陛下,魏军水师连日进攻中洲不克,士卒颇有死伤。濡须城方面,我军将士奋战不退,曹?北蛔栌诔窍拢?延薪?埂;蛐砦壕?蝗战??肪??揖?砂病!
    “正是。”胡琮应和说道:“魏人虽携大胜之势南下,但其水师不锐,有陛下亲自坐镇,将士上下一心,魏人必难有所得。况且上大将军(陆逊)率军驰援,未过几日将能抵达濡须口。”
    孙权望着甲板上随风飘扬的旗帜,感叹说道:“朕不为此役而忧,而是为日后濡须口防守而忧。数年前,石亭之战,魏军大败。战后,贾逵、曹休双双病亡,我军不再因北事而忧,令人欢喜。”
    说着,孙权用充满苦涩的语气说道:“而如今我军元气大伤,士卒折损四万余

第五十六章东引[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