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汉中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绕后[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book5.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绕过魏王豹的重兵。
    身为治军者不可能没有情报侦察,魏王豹肯定也是在得知龙门渡没有渡船后,又加上蒲坂渡水流平坦,可为大道。才聚兵蒲津渡,只是他怎么都没想到,兵仙韩信还有“木罂渡军”这一招,令人惊叹不已。
    穿过城门,刘禅思量问道:“子均可有所得乎?”
    王平微皱眉头,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河东难克,不如转攻潼关。我军向西渡过大河,不取河东,转而南下,于风陵渡渡过大河,抵达潼关身后,与留守关中大军前后夹攻潼关。”
    “此战我军攻克潼关,就可直击洛阳。曹?奔?揖?链耍?厝换炭郑??崞?逖簦?佣?ǘ稼?恰6?掖蠛菏治珍?兀??『肱??钟蟹缌甓伞H蘸罂纱恿矫姘?泻佣??夯翰鲜澈佣??蛴胛壕?笳揭怀
    王平的想法险中带稳,稳中带险。河东有潼关在侧翼掩护,只有西面专心抵御大汉进攻即可。因此王平的想法是先剪除西侧的潼关,进逼曹?鼻ǘ悸逖簦?フ己肱┛ぁ
    一旦大汉攻占潼关或弘农,那么大汉进攻河东的选择方向变多,曹魏的防守力量也就薄弱了。从而效彷大汉进攻关中一样,缓缓蚕食河东诸城,在河东与曹魏展开决战。
    这是王平在战略上稳重的地方,其中的险在于实现这个战略上的战术上。
    大军向西渡河蒲津渡,虚晃一枪,不攻河东,而是沿着中条山通道南下,从风陵渡再次渡过黄河,绕到潼关身后,截断潼关的后路,攻取弘农,进逼洛阳。
    而险就险在大汉需要留兵于河东,守住司马懿缓过神来的进攻,保障大汉的侧翼。在东面,打败或能守住支援的曹魏军队。如果有孙权在南侧发起进攻,曹魏大军不一定能够及时救援。如果幸运的话,潼关直接投降,没有坚守,大汉可以直接进取洛阳。
    如果局势在魏的话,潼关守将坚守不出,曹魏又援军进逼,大汉很可能会因为退路的问题,走水路撤回关中,或重新北上从蒲坂渡过河。可以说王平的计策确实不错,颇是精妙,奇正结合。
    刘禅微微颔首,表示赞同,问道:“上丞相是何意见?”
    王平摇了摇头,说道:“上丞相认为平之策虽妙,但是汉吴有中分天下之盟限制,难以东出。而且即使能逼迫曹?鼻ǘ迹??且蚝佣?诓啵?倍????幢愦蠛河袖?兀?胍?ト『佣???咽比找嗍蔷薮蟆!
    “是故上丞相以为,不如我军此次直接进取河东。依仗河东之民,取其粮草,北克太原,东取上党二郡,可进占三晋之地。曹魏失守河东,粮草需从河北千里转运,则我军有粮道之利,可蚕食并州。届时潼关食之无味,曹魏自撤其兵,潼关不足为患。”
    大汉与东吴有中分天下之盟,函谷关以西属于大汉,以东属于东吴。如果实行这个即可,那么大汉攻占了弘农,又进逼洛阳,恐有违背中分之盟,不好向盟友孙权交代。
    不过中分之盟仅是次要的,诸葛亮主要认为的是王平的方案不过是为了方便攻取河东,以大汉如今的优势,不如直接进攻河东。一旦攻占了河东,曹魏也就难以坚守潼关,自然会落入大汉手中。
    可以说诸葛亮的想法很明确,东讨河东,进占三晋之地。
    “上丞相有如此之言,东讨之事应有对策,或许是上丞相一时难定。子均勤练兵马,整军备战即可”刘禅猜测道。
    “诺!”

第三十八章绕后[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